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施光南女中音歌曲的特色、演唱与贡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施光南是新中国乐坛上一位广受赞誉的作曲家,有"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等美誉。其音乐创作体裁广泛、题材丰富,并且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尤以歌曲创作成就最为卓著。其歌曲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民族精神、描绘现实生活、反映大众心声,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施光南创作的女中音歌曲为对象,从创作特色、演唱与贡献等方面展开探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基础,为演唱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
雷昕
姚毓华
机构地区
浙江省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音乐探索》
2017年第1期36-40,共5页
Explorations in Music
关键词
施光南
女中音歌曲
创作特色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李凌.
时代的歌手——施光南[J]
.人民音乐,1984(7):16-2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褚灏.
李凌音乐教育思想研究[J]
.中国音乐,2013(3):1-7.
2
王振华.
谱出时代的清音——有感《施光南歌曲集》[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3):117-118.
3
朱梦菲.
施光南先生——施光南音乐学院学子永远的榜样[J]
.黄河之声,2020(14):124-125.
4
项筱刚.
论“延安时期”音乐创作[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1(3):15-21.
被引量:4
5
高阳.
歌剧《伤逝》中女主角子君的形象分析——以几首咏叹调为例[J]
.戏剧之家,2022(16):43-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王艳.
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女中音的训练问题[J]
.大舞台,2012(1):192-193.
被引量:2
2
赵碧波.
女中音声部及其歌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4(2):96-97.
被引量:1
3
易留芳.
女中音演唱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发展分析[J]
.音乐时空,2015,0(19):83-83.
被引量:1
4
董艳艳.
浅谈芭托莉的演唱风格及贡献[J]
.戏剧之家,2016(8):80-8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周天娇.
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女中音的训练问题[J]
.林区教学,2018(10):105-107.
被引量:1
2
王蕾.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演唱特点及方法的对比[J]
.艺术评鉴,2019,0(23):4-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莉.
女中音声部的认识误区研究[J]
.黄河之声,2020(4):16-16.
1
杨倩婧.
江文也音乐美学思想成因初探[J]
.戏剧之家,2014(8):181-182.
2
任真.
用绘本推广地域性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8):254-254.
3
张坚.
论电影《刘三姐》在香港三次公映及其影响[J]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1):44-49.
被引量:13
4
浩大的工程 高度的价值——记西藏地方民族戏曲志的编纂[J]
.西藏艺术研究,1991(2):30-32.
5
吴远华.
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音色研究文献解读(下)[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4(3):84-85.
6
吴远华.
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音色研究文献解读(上)[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4(2):68-69.
7
沈开运.
研究、继承和繁荣民族文化艺术的恢宏巨著——读《中国戏曲志·西藏卷》[J]
.西藏艺术研究,1995(3):12-13.
8
李幼平.
宋代新乐与编钟[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1):88-96.
被引量:1
9
吴远华.
《声无哀乐论》研究30年热点述评[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7):98-100.
10
迟连城.
公共艺术的新视野--关于福建历史绘画创作研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10):78-79.
音乐探索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