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面对当下日渐复杂的媒体环境,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其具备认识媒体、选择媒体、解读媒体和充分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成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与研究的紧迫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需要,对国内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观察,并通过相应分析,指出了过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思考。
作者
朱天
李曼琦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7-41,共5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
青少年
分类号
G22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31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13
1
李炜娜.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秩序——以微博传播模式为例[J]
.今传媒,2013,21(4):29-30.
被引量:14
2
张玲.
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101-102.
被引量:90
3
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29-33.
被引量:336
4
韦路,李贞芳.
新旧媒体知识沟效果之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5):56-65.
被引量:37
5
谢玉宁.
信息传播中的负效应分析[J]
.情报科学,2003,21(1):19-21.
被引量:5
6
卜卫.
当代青少年的必修课——提高媒介信息素养[J]
.百科知识,1999,0(3):41-42.
被引量:12
7
苗苏萍.
新媒介教育与青少年信息素质培养[J]
.当代青年研究,2000(2):15-19.
被引量:20
8
戴怡平.
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
.青年探索,2001(3):6-9.
被引量:9
9
王亚炜.
网络传播与青少年教育[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6):113-114.
被引量:2
10
陈勇.
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5):10-1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2
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29-33.
被引量:336
3
汤书昆,孙文彬.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2):16-20.
被引量:32
4
张玲.
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101-102.
被引量:90
5
刘劲聪,范益成.
人才培养——日本中小企业成功之道[J]
.时代金融,2005(1):22-22.
被引量:4
6
陈力丹.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40-47.
被引量:57
7
汪明峰.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
.社会学研究,2005(6):112-135.
被引量:77
8
范连颖.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点及启示[J]
.科技与管理,2006,8(1):130-132.
被引量:10
9
张明新,韦路.
移动电话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扩散与使用[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1):10-23.
被引量:22
10
汤雪梅.
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J]
.国际新闻界,2006,28(10):55-58.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631
1
陈世华,黄鑫.
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状况与缺憾——基于南昌某高校的调查[J]
.教育学术月刊,2019(12):88-93.
被引量:19
2
许振波,陈翌阳.
突发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型”科研人员的媒介素养——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考察[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60-62.
3
刘鸣筝,梅凯.
从媒介技能到智媒价值观:智媒时代的媒介素养升维[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6):25-36.
被引量:3
4
吴炜华,张守信.
智媒新闻传播的教育理念演进与本土创新[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6):45-53.
被引量:1
5
黄春平.
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建设的历程与问题检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161-168.
被引量:11
6
高日根.
新形势下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设计与创新[J]
.试题与研究,2021(28):123-124.
7
祖静,封孟君,郝爽.
2003—2018年儿童媒介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99-103.
被引量:2
8
汪天颖.
回溯与展望: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建构与实践逻辑[J]
.教育传媒研究,2024(S01):51-54.
9
叶菲.
IOM三维度模型:地方政府媒介素养的分析框架与提升路径——基于W市相关案例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5):37-46.
被引量:1
10
边剑.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J]
.传媒论坛,2021,4(24):37-3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4
1
莫晓春.
关于“青少年”年龄界定问题的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38-40.
被引量:66
2
刘燕梅.
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新闻世界,2010(6):155-156.
被引量:6
3
李德刚,何玉.
我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6):29-31.
被引量:1
4
米高峰,安然.
试论美国动画的价值观输出与文化传播策略[J]
.中国电视,2011(5):69-72.
被引量:24
5
李涛.
传播符号学视阈中的动漫传播理论建构[J]
.当代传播,2011(6):37-39.
被引量:8
6
孟祥明.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
.新闻传播,2012(9):139-139.
被引量:1
7
杨学功.
当前中国价值观冲突及其前景[J]
.天津社会科学,2013(4):12-19.
被引量:23
8
赵霞.
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4(2):21-26.
被引量:36
9
王可越.
跨文化动画与动画跨文化性——文化、美学与产业的多维度探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7):96-99.
被引量:13
10
寇强.
动画作品中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传播价值分析——以日本动画为例[J]
.新闻界,2015(8):52-5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束庄健.
职业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18(33):76-80.
2
赵小波.
关于国际传播背景下动画作品价值观输出的思考[J]
.中国电视,2018(2):94-97.
被引量:8
3
刘佳.
全民阅读背景下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9,3(16):221-222.
被引量:2
4
朱天,唐婵,刘书亮.
新媒介生态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思考——基于成都市青少年媒介素养调查的样本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17,38(5):5-8.
5
黄萍萍.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矛盾及其解决路径[J]
.今传媒,2019,27(1):127-128.
被引量:1
6
赵玉平.
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略议[J]
.上海教育科研,2020(3):42-46.
被引量:5
7
孙飞.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媒介素养水平的研究--兼论公共媒体机构对大众媒介素养提升的推动[J]
.新闻文化建设,2021(7):3-4.
被引量:9
8
马新妍.
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J]
.新闻战线,2019,0(5):106-10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邢敏.
新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探索[J]
.传播力研究,2019,0(26):150-150.
2
黄健君.
戏曲音乐元素在国产动画中的运用[J]
.戏曲艺术,2019,40(2):133-136.
被引量:2
3
张帅.
媒介素养在青少年人才培养中的提升与推广路径探析[J]
.传播力研究,2019,3(32):266-266.
4
吴艳.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画短片创作[J]
.艺术评鉴,2020,0(2):167-169.
被引量:2
5
张珍真.
在线教育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J]
.文教资料,2020(13):48-50.
6
夏芫,彭美佳,陈京军.
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调查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0):8-12.
被引量:2
7
李牧川,史升艳.
以教育合力破解中小学生短视频沉迷问题[J]
.班主任,2020(11):59-63.
被引量:1
8
佟婷,胡水叮咚.
视觉奇观与共情连接:跨文化视角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对外价值传播[J]
.对外传播,2021(6):22-26.
被引量:2
9
张雪.
浅谈新形势下的媒体融合与记者素养提升[J]
.河北画报,2021(16):136-137.
10
臧金英.
民族气韵、情感认同与价值传播——论“新国风”动画的符号表意机制[J]
.当代电视,2021(9):91-95.
被引量:18
1
叶姝.
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媒介素养影响研究[J]
.科技传播,2016,8(7):45-46.
被引量:1
2
陈茜.
网络电视台内容特色及传播方式[J]
.中国报业,2014,0(22):46-47.
3
韩旭妍.
论新闻采访中的技巧运用[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9):157-157.
4
株洲市基层图书室协作网工作进行普查[J]
.图书馆,1978(5):6-6.
5
本刊记者.
胡占凡访谈录[J]
.中国电视,2008(12):4-8.
6
马红.
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辅导之实践与思考[J]
.知识经济,2013(2):47-48.
被引量:1
7
何官峰.
推荐书目与家庭藏书探析[J]
.图书馆,2014(3):56-58.
被引量:5
8
张颐武.
从“骗”到“炒作”:从90年代出发面对当下——《新编辑部的故事》的意义[J]
.中关村,2013(6):104-104.
9
王世龙.
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定位和模式创新[J]
.文化学刊,2013(2):122-126.
被引量:4
10
贺阳.
电视综艺迷的造梦模式——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4).
新闻界
2016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