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本农业: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战略
被引量:
9
Knowledge-Capital Agriculture: New Strategy of China'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知识农业”、“资本农业”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知本农业”的概念。并结合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阐明了在知识经济、WTO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路。重点探讨了“知本农业”
作者
韩方明
机构地区
第一龙浩农业策略控股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12,共7页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关键词
知本农业
中国
农业发展
知识农业
国际竞争力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7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10
1
刘志澄.
WTO与中国农业[J]
.农业经济问题,2002,23(5):2-7.
被引量:20
2
孙长学,罗丹,赵冬缓.
论我国农业知识化的发展战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1):44-47.
被引量:3
3
傅晨.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2001(12):4-9.
被引量:28
4
刘瑞涵,李瑞芬,邓蓉.
浅论发展我国的知识农业[J]
.中国农村经济,2001(12):16-21.
被引量:10
5
董杰,张二勋,石立岩.
试论我国发展知识农业的基本条件和途径[J]
.农业经济,2001(2):19-20.
被引量:2
6
胡鞍钢,吴群刚.
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1):9-21.
被引量:216
7
唐仁健.
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中国农业应对WTO的宏观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1):25-34.
被引量:74
8
王昀.
试论知识农业[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4):250-253.
被引量:3
9
郭萍.
发展我国知识农业的思考[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4):47-50.
被引量:6
10
(美)梅尔(Mellor,J.)著,何宝玉等.农业经济发展学[M]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韩士元.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标准[J]
.天津社会科学,1999(5):68-70.
被引量:35
2
吴仁甫.
渗透在店(厂)名中的中国文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6(3):81-83.
被引量:2
3
吴季松.
论“知识经济”[J]
.中外企业家,1998,0(4):40-41.
被引量:39
4
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刘印春.高科技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0.67-70.
6
赵冬缓.新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61-181.
7
赵赞.农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118-120.
8
《经济学活页文选》编辑部.理解知识与发展的关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5-21.
9
冯中朝.
科技、农业与国民经济——以色列农业考察报告[J]
.农业经济问题,1998,19(5):60-63.
被引量:2
10
朱丕荣.
中国农业加快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J]
.世界农业,1998(4):14-1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47
1
刘滨,池泽新,康小兰.
农户交易中介化——概念模型与立论依据[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29-31.
2
张一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探[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109-113.
被引量:2
3
董杰.
证券市场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J]
.财经科学,2003(S1):70-72.
被引量:1
4
高华中.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J]
.商业研究,2002(20):140-141.
被引量:8
5
李克国.
秦皇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4):5-9.
6
孙秀英,马晓霞.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企业化问题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73-74.
被引量:1
7
杨思莹.
农业企业化经营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
.经济视角,2013,32(1):22-25.
被引量:1
8
蔡苏文,岑彩云.
青岛市加快农业国际化的对策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98-101.
9
刘志扬.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理论与现代化,2001(6):30-34.
10
任庆雄.
世贸组织框架下福建农业发展对策初探[J]
.引进与咨询,2004(9):48-51.
同被引文献
35
1
赵宇.
浅谈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2):56-57.
被引量:1
2
刘健,董振国.
中国农业迎接“资本时代”[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8(5):30-30.
被引量:2
3
夏振坤.
论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5.
被引量:2
4
余明远,曹淑红.
关于农村妇女参与科技发展的思考[J]
.农村农业农民,2004(9):16-17.
被引量:2
5
朱晓阳.
在参与式时代谈建构"性别主体"的困境[J]
.开放时代,2005(1):140-148.
被引量:11
6
黄季,马恒运.
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和差别[J]
.战略与管理,2000(6):86-95.
被引量:40
7
[美]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q诺德豪斯 萧琛等译.经济学(十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19.
8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2.
9
卢周来.协调利益关系以深化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2-02-21.
10
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21.
引证文献
9
1
武玲玲.
未来农业发展之路——知本农业[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1):13-14.
2
秦红增.
文化的力量:农村妇女现代农业知识习得方式的省思——文化农民研究之三[J]
.广西民族研究,2005(4):41-45.
被引量:3
3
杨远新,刘安芳.
浅论我国农业与农村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66-69.
被引量:1
4
刘范一.
知本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
.理论探讨,2007(1):76-78.
被引量:1
5
王黎锋,郭勇刚,尹增宝.
我国发展知本农业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07(3):20-21.
6
王桂荣,王慧军,张新仕,李敏,尚丹,李志伟.
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与评价——以科研单位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4):5-10.
被引量:3
7
陈绪敖.
退耕还林中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J]
.安康师专学报,2003,15(1):4-6.
被引量:6
8
林秀梅,石森昌.
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效益比较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4):134-137.
被引量:2
9
石森昌,林秀梅.
中国粮食生产模型与投入要素效益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3):354-357.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焦峰,温仲明,李锐.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环境效应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26-29.
被引量:40
2
翟文侠,黄贤金.
应用DEA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2):198-203.
被引量:14
3
高祥伟,东野光亮,陈星彤.
沉沙池不同土壤厚度与层次结构的作物种植模式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129-132.
4
朱再清,陈昉源.
湖北省粮食生产模型与投入要素效益比较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531-533.
被引量:5
5
谢玉佳,傅新红.
农户蔬菜生产经营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彭州市西北村和胜利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14-5416.
被引量:4
6
林秀梅.
结合我省农村实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税务与经济,2007(1):103-106.
7
秦红增,郑桂莲.
瑶族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变迁研究——以广西恭城县东面村过山瑶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4):56-62.
被引量:2
8
刘范一.
关于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若干问题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7,23(6):83-85.
被引量:3
9
程杰,袁天远.
我国粮食生产函数与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392-395.
被引量:12
10
马双飞,毛伟,王淼林,彭红霞,钟月.
青海省平安县退耕还林(草)的效应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08,30(9):49-52.
1
刘志彬.
知本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新战略[J]
.四川农业科技,2006(4):16-16.
2
王黎锋,郭勇刚,尹增宝.
我国发展知本农业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07(3):20-21.
3
吴天锡,强英.
知本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J]
.上海农业科技,2008(2):7-8.
4
王玉斌,周津春.
农业产业化的难点与发展趋势[J]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12(11):12-13.
被引量:4
5
刘奇.
中国农村正发生6大转变[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3(3):19-19.
6
刘范一.
知本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
.理论探讨,2007(1):76-78.
被引量:1
7
武玲玲.
未来农业发展之路——知本农业[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1):13-14.
8
本刊编辑部.
“两会”“三农”十大关注[J]
.领导决策信息,2003,0(9):26-27.
9
吴迪.
浅析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J]
.南方农业,2015,9(15):98-99.
被引量:3
10
2003中国三农问题新观察[J]
.领导决策信息,2003,0(7):4-9.
被引量:2
农业经济问题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