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吸收式热泵在燃气锅炉烟气余热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北京市某小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喷淋式吸收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的原理、改造方案设计及运行测试策略等进行了论述及制定。对改造完成后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评估。改造后的节能效果明显,供热提高率约11%。最后通过经济性分析计算了运行收益,静态投资回收期约2.5年,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
杜红波
王庆丰
张广耀
温金涛
陈亚娟
夏建军
机构地区
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出处
《区域供热》
2017年第1期7-15,22,共10页
District Heating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烟气余热回收
燃气锅炉
分类号
TU833.1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89
参考文献
10
1
付林,田贯三,隋军,江亿.
吸收式热泵在燃气采暖冷凝热回收中的应用[J]
.太阳能学报,2003,24(5):620-624.
被引量:53
2
孙健,付林,张世钢.
国内外吸收式热泵强化传热传质研究综述[J]
.制冷与空调,2010,10(2):7-10.
被引量:7
3
孙健,付林,张世钢,狄洪发.
溴化锂硝酸锂混合溶液吸收式热泵性能研究[J]
.暖通空调,2010,40(10):94-97.
被引量:2
4
赵玺灵,付林,张世钢.
吸收式热泵等效循环模型及性能优化[J]
.太阳能学报,2010,31(9):1173-1179.
被引量:14
5
孙作亮,付林,张世钢,李辉,杨巍巍,江亿.
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冷凝热的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8,29(1):13-17.
被引量:15
6
祝侃,夏建军,谢晓云,江亿.
吸收式热泵及直接接触换热在燃气锅炉全热回收中的应用[J]
.暖通空调,2013,43(9):111-115.
被引量:47
7
赵玺灵,付林,张世钢.
吸收式气-水换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S2):146-150.
被引量:11
8
赵玺灵,付林,刘华,李锋,王潇.
增大燃气热电联产供热能力的方式研究——应用3S离合背压供热与应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的比较[J]
.暖通空调,2014,44(1):60-64.
被引量:8
9
贾红书,付林,张世钢.
开式吸收式热泵及在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13,32(12):2805-2812.
被引量:23
10
谢晓云,江亿.
真实溶液下吸收式热泵的理想过程模型[J]
.制冷学报,2015,36(1):13-2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07
1
孙小燕,孙鹏,向文国,刘兴原,康益军,黄进.
热泵节能技术在供热机组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09,28(S1):426-428.
被引量:1
2
江亿,薛志峰,曾剑龙,耿克成,姜子炎.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J]
.暖通空调,2004,34(6):64-66.
被引量:20
3
耿克成,田贯三,付林,杨巍巍,江亿.
天然气烟气冷凝热效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煤气与热力,2004,24(8):427-431.
被引量:36
4
魏林生,张雪东,胡亚才,俞自涛,王建平,洪荣华.
水—溴化锂—硝酸锂与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比较[J]
.能源工程,2004,24(5):15-18.
被引量:2
5
王随林,刘贵昌,温治,艾效逸,傅忠诚,潘树源,杨冬梅,李丽萍,吕照.
新型防腐镀膜烟气冷凝换热器换热实验研究[J]
.暖通空调,2005,35(2):71-74.
被引量:38
6
严予浚,陈金灿.
内可逆三热源热泵的联合循环分析[J]
.太阳能学报,1989,10(1):49-56.
被引量:11
7
肖小清,邓小文,刘卫星,XIAO,Xiao-qing,DENG,Xiao-wen,LIU,Wei-xing.
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统配置方案对比[J]
.燃气轮机技术,2005,18(1):16-22.
被引量:13
8
周启瑾.
吸收器中最佳强化传热管的研究[J]
.制冷技术,1994,14(4):12-15.
被引量:4
9
胡艳,徐士鸣.
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蓄能热泵循环特性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5,26(4):497-502.
被引量:4
10
冯伟忠.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轴系配置分析[J]
.电力技术经济,2005,17(6):13-1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8
1
李飞,王亮,王绍瑞,张洪洲.
大型燃气锅炉房吸收式热泵的应用[J]
.暖通空调,2021,51(S01):313-315.
被引量:1
2
吴文景,张楠,尤姗姗,包伟伟,周勇.
直接接触式烟气加热系统热质交换效果稳态响应特征[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337-345.
3
郭江龙,常澍平,郗孟杰,李琼,王彦海.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收益估算[J]
.热力发电,2012,41(11):6-8.
被引量:16
4
姜云涛,付林,胡鹏,李岩.
电厂及工业废热利用新途径[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1,1(Z1):29-32.
被引量:5
5
赵玺灵,付林,张世钢.
吸收式气-水换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S2):146-150.
被引量:11
6
刘骏,叶碧翠,陈光明.
用于废热回收的开式吸收式热泵性能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36(3):474-477.
被引量:3
7
李建锋,吕俊复.
天然气-热泵组合在供暖空调中的应用[J]
.暖通空调,2006,36(7):45-48.
被引量:6
8
张世钢,付林,李辉,杨巍巍,江亿.
BCHP系统中吸收式热泵性能模拟[J]
.太阳能学报,2007,28(1):1-6.
被引量:7
9
孙作亮,付林,张世钢,李辉,杨巍巍,江亿.
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冷凝热的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8,29(1):13-17.
被引量:15
10
付林,张世钢,赵玺灵,孙作亮,李辉,耿克成.
热泵型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实践研究[J]
.暖通空调,2009,39(2):138-141.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35
1
邓瑞华.
发挥燃气锅炉优势推进燃煤锅炉改燃工作[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27(2):53-54.
被引量:4
2
张晓灵,李先庭,石文星.
吸收式地源热泵在北方地区应用可行性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S2):69-72.
被引量:10
3
王谨.
蒸汽泵[J]
.上海煤气,1998,0(3):44-45.
被引量:2
4
周江华,杨国华.
增压空气驱动LiBr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J]
.中国航海,2004,27(2):73-77.
被引量:1
5
耿克成,田贯三,付林,杨巍巍,江亿.
天然气烟气冷凝热效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煤气与热力,2004,24(8):427-431.
被引量:36
6
寇广孝,王汉青,王志勇,叶勇军.
基于空气加湿的直接接触换热冷凝式燃气锅炉[J]
.煤气与热力,2004,24(9):486-488.
被引量:6
7
李慧君,林宗虎.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实验分析[J]
.工业锅炉,2004(6):1-4.
被引量:25
8
吴素枝,潘玉灼,林比宏,林国星,陈金灿.
多种不可逆性对热变换器热经济性能的影响[J]
.应用科学学报,2004,22(4):533-537.
被引量:2
9
唐帛铭.
高温烟气余热资源合理利用的探讨[J]
.现代节能,1989,5(4):69-73.
被引量:1
10
王建国.
燃气锅炉热效率分析[J]
.区域供热,2005(5):25-2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6
1
田路泞,韩哲楠,董勇,吕扬,李玉忠,陈玺,刘威.
燃煤电厂湿烟气余热及水分回收技术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17,23(5):105-110.
被引量:44
2
王争荣,付丽辉,耿宣,夏怀鹏,汪洋,沈明忠,沈建永,王凯亮.
开式吸收热泵节能协同收水除尘系统研究[J]
.电力科技与环保,2018,34(5):37-42.
3
刘文,杨敏华,曹东辉.
燃气锅炉烟气焓值计算方法的研究[J]
.节能,2019,38(6):47-49.
被引量:2
4
赵会刚,徐俊芳,李鑫,王皆腾.
燃气供暖锅炉烟气冷凝热回收适用技术浅析[J]
.建筑节能,2019,47(7):48-51.
被引量:3
5
杨敏华,刘文,吕昊正.
直燃型吸收热热泵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技术的应用探讨[J]
.节能,2019,38(7):45-47.
6
杨敏华,刘文,陈智刚.
吸收式热泵在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实践[J]
.节能,2019,38(9):69-71.
被引量:2
7
纪强,韩宗伟,张孝顺,柯起厚,吕鑫.
吸收式热泵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暖通空调,2020,50(10):14-23.
被引量:7
8
高峻,王逊.
燃气清洁供热能耗减少技术路径探讨[J]
.华电技术,2020,42(11):83-90.
被引量:2
9
吴彦丽,陈赞林,赵子萱,康珈,白静利,吴少华,郝艳红.
CO_(2)热泵耦合燃气锅炉供暖系统研究[J]
.热力发电,2021,50(5):133-138.
被引量:6
10
柯国华.
吸收式热泵应用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案例分析[J]
.煤气与热力,2021,41(8):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吴文景,张楠,尤姗姗,包伟伟,周勇.
直接接触式烟气加热系统热质交换效果稳态响应特征[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337-345.
2
毕经伟,张昊,杨莲红,汤吉昀,崔琳,董勇.
白色烟羽定量化表征[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312-318.
3
李萌,李凌乾,苏南丁,郭百堂,郭悦洋.
煤泥烘干系统烟气处理装备的研究应用[J]
.洁净煤技术,2020(S01):231-237.
4
李实,扬斌,叶榛,孙增圻.
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轮机仿真训练系统[J]
.系统仿真学报,2000,12(3):193-196.
被引量:20
5
Jianmin Liu,Fahua Zhu,Xiuyuan Ma.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a Deep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Flue Gas Involving Phase-Transition Agglomer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J]
.Engineering,2018,4(3):416-420.
被引量:12
6
张攀,范祥子.
蒸汽加热法去除烟气白雾技术[J]
.洁净煤技术,2018,24(4):131-135.
被引量:2
7
王争荣,耿宣,汪洋,夏怀鹏,付丽辉,沈明忠,沈建永,王凯亮.
燃煤电厂湿烟羽消除设计方案对比分析[J]
.华电技术,2018,40(9):5-9.
被引量:19
8
陈海平,冯义钧,杨博然,韦佳娣,李祥升.
陶瓷膜组件回收烟气水分及余热性能实验研究[J]
.热力发电,2019,48(2):45-52.
被引量:10
9
涂钊,姜未汀,潘卫国,冀思哲,葛帅.
燃煤烟气余热和水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9,35(1):36-42.
被引量:7
10
李健.
湿法脱硫烟气冷凝水处理与利用试验研究[J]
.发电设备,2019,33(3):186-188.
1
姚远,陆振能,骆超,龚宇烈,王显龙,廉永旺.
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喷淋式发生器性能试验研究[J]
.流体机械,2014,42(9):57-60.
被引量:2
2
武雅洁,梅宁,丁寿滨,陆虹涛,尹凤.
水平螺旋槽管壁面液膜传热特性的研究——流体性质对液膜厚度的影响[J]
.热科学与技术,2005,4(1):20-23.
被引量:1
3
汪玉屏.
三门核电DEH控制系统工厂测试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1):138-140.
被引量:1
4
覃新颖,孙军.
广西地区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23):189-190.
被引量:2
5
籍凤荣,都学新,王志云,李向荣.
模糊综合评判在发动机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
.河北工业科技,2009,26(1):37-39.
被引量:3
6
贾利,冉伟.
蓝泥技术在流化床锅炉磨损中的应用[J]
.小氮肥,2013,41(3):23-24.
7
王丽,孙国兰.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的应用及节能效益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3,3(2):7-9.
被引量:1
8
王汝武.
混合式加热器的发展及应用[J]
.节能,2004,23(1):22-23.
被引量:4
9
李文祥.
利用水轮机对冷却塔进行节能改造[J]
.燃料与化工,2015,46(2):52-54.
被引量:2
10
罗忠.
会呼吸的换热管——Wolverine满液式蒸发管的应用[J]
.暖通空调,2005,35(B04):25-27.
区域供热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