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手术联合功能锻炼整复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烧伤整形外科疾病,烧伤瘢痕是在未发生化脓感染情况下,创口愈合的一个过程。相关资料表明[1],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程度轻微的患者可对手部外观形态造成影响,严重将对手部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亦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2]。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主要方法,但效果不佳[3]。
作者
李燕
机构地区
新乡市原阳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出处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1期79-80,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关键词
手术
功能锻炼整复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
疗效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11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7
1
张羽飞,李厚忠,王学勇,马洪闯,武艳,袁晓环,初彦辉.
增生性瘢痕形态学观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表达的检测与意义[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4):446-450.
被引量:19
2
白翠,苗娜.
光子治疗仪在烧伤患者术后治疗的体会[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2):74-75.
被引量:3
3
李子虎,吕大伦.
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4):370-373.
被引量:16
4
李志红,石文,鹿清,贾军.
小儿颈胸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治疗的护理干预[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4):43-44.
被引量:9
5
雷芳,唐有玲,陈佩,罗皓,王娟,谢卫国.
运动疗法联合自制简易矫形器治疗儿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疗效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2014,30(6):477-481.
被引量:33
6
黄珍霞,许乐,李琳,江美云.
手部烧伤患者运动功能临床康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83-587.
被引量:37
7
范微微,孙衍峰,曲狄,邵红.
手部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455-145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李桂珍,阮仕荣,胡安军,卢青军,胡秀莲.
磷烧伤的实验研究[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4):286-287.
被引量:3
2
刘友生,晏良遂.
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对肝脏的损害及其意义的研究[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4,10(2):142-145.
被引量:16
3
林森,徐文东.
手、腕功能临床评定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5):278-280.
被引量:5
4
李开,齐华光,程永贤,朱新菊,陈利萍,郑利萍,李剑,张秦初.
MNCV检验在尺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J]
.法医学杂志,2005,21(4):259-261.
被引量:4
5
陈西蓉,刘琮,秦蔚音,林穗青.
1798例损伤和中毒住院儿童的疾病和外因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6,13(1):89-90.
被引量:12
6
胡海滔,李志忠,严京滨,王晓芳,郑力,肖惠.
关节活动度的照相测量方法[J]
.人类工效学,2006,12(2):13-15.
被引量:12
7
杨宗城.烧伤治疗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
张美玲,罗亚萍,钱小芳.
光子治疗仪在临床外科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X):164-164.
被引量:33
9
Dunser MW, Ohlbauer M, Rieder J, et al. Critical care management of major hydrofluoric acid bums: a case repor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rapy. Bums, 2004,30 (4) :391-398.
10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陈思环,陈彦堃.
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体会[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7,2(3):177-17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08
1
彭英.
手部烧伤的早期康复训练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6):130-132.
被引量:3
2
王志杰.
油轮运输:低谷中的拼搏[J]
.中国航务周刊,2000(11).
3
庞轲,刘一君,张凯,王彦君,金越涵.
增生性瘢痕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31(1):58-62.
被引量:30
4
姜青梅,李崇进.
颜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的预防性治疗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2):35-36.
被引量:3
5
邹艳.
PDCA模式对深度手烧伤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5,13(3):241-242.
被引量:10
6
罗宇杰.
小儿烧伤后早期进行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160-162.
被引量:6
7
胡双清.
颜面部Ⅱ度烧伤患者愈合后创面瘢痕增生的防治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370-371.
被引量:2
8
侯春胜,刘庆叶,郝红飞,董玉莹,王峰,雷晋.
掌骨指骨牵引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回顾性分析[J]
.中华烧伤杂志,2015,31(3):172-176.
被引量:4
9
徐文举.
早期超短波联合序贯压力治疗对手深度烧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2583-2586.
被引量:1
10
刘兴红,喻姣花.
手外伤病人手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5,29(10):3465-3469.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19
1
林成敏.
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整形修复10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A01):341-341.
被引量:6
2
王景霞,张海霞.
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整形修复122例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医疗美容,2014,4(3):142-142.
被引量:14
3
李智文,张乐,王丽娜.
硝酸盐、亚硝酸盐及N-亚硝基化合物与人类先天畸形[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6):491-493.
被引量:38
4
许学文,岑瑛,石健林,刘勇,段伟强.
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9):902-905.
被引量:23
5
张会生.
皮片和皮瓣移植在面部、颈部、手部及其他功能部位烧伤瘢痕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5):4985-4987.
被引量:20
6
杨威,李时光,张广生,周伟平,李清顺,徐涛.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20-1921.
被引量:15
7
杨太珠.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7):483-485.
被引量:17
8
姚明山,陈光玉.
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5):386-388.
被引量:10
9
卜秋强,林淑莲,李育婵,蒋双兰.
四维彩超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2011,17(3):79-80.
被引量:34
10
高菊红,杨文辰,屈莉红.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2011,40(24):2442-2444.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
15
1
叶东成,李思敏,叶茂球.
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188-189.
被引量:11
2
张啸,贺鹏.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外科整形修复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89-90.
被引量:7
3
孙丹丹,郝强,张杨,郭文静.
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不同方法防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2018,8(1):38-40.
被引量:3
4
刘永波,王文静,李利忍.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挛缩整形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疗美容,2018,8(1):77-79.
被引量:4
5
吴蓉蓉.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
.交通医学,2018,32(5):519-520.
被引量:3
6
沈晓娴,刘怡青,徐勤祺,窦懿.
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对手烧伤整形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19,28(2):153-155.
被引量:25
7
李璐,唐京萍,金涛.
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手烧伤瘢痕形成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19,28(9):146-148.
被引量:10
8
李燕,吴晓荣,邓丽娜,汪芝珍,张仁,陈爱萍,占丽平.
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Ⅱ、Ⅲ度烧伤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7):106-108.
被引量:2
9
袁丽玉,林钰梅,张华琴.
CICARE需求评估联合支持性照护对手部烧伤病人瘢痕整形术后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1,19(10):1364-1366.
被引量:7
10
朱柯楠.
探讨手部先天畸形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22,30(13):5-9.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陆凤.
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和护理质量评价[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0):55-55.
被引量:2
2
覃锦.
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临床治疗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5):64-65.
被引量:1
3
康华,陶剑.
围术期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7):195-197.
被引量:8
4
代振勇.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术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疗养医学,2018,27(11):1170-1171.
被引量:4
5
吴蓉蓉.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
.交通医学,2018,32(5):519-520.
被引量:3
6
石岩.
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不同方法防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97-98.
被引量:3
7
贺兴,孙家驹,陈天庆.
手术结合康复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9,32(3):718-719.
被引量:3
8
华英,吴长青,张怡,陈亚蓉.
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对手部烧伤术后手关节活动度及其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1):697-698.
被引量:28
9
刘琴,王红霞,晏青.
延续护理对皮片移植患者出院后瘢痕增生的预防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2):146-148.
被引量:3
10
代振勇.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187-188.
被引量:3
1
卢立春,杨宝会,范微微,刘铭然.
手部烧伤的治疗体会[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1):162-162.
被引量:2
2
李自力,汪镇章,严天碧,李作勇,朱文,陈华建.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J]
.贵州医药,1991,15(6):363-364.
3
吴林庆,苗润平.
手部烧伤连续性康复治疗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1999,6(2):155-156.
4
陈春妹.
湿润烧伤膏治疗手部烧伤的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2):1155-1155.
5
陈魁胜,梁盾,李旭晨.
手部烧伤后瘢痕痉挛的治疗[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3):193-194.
6
谭建岗,杨晋杰,游世祥.
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手部烧伤的疗效研究[J]
.当代医学,2012,18(24):82-82.
7
李向国,艾玉峰.
烧伤后指间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治疗[J]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97,6(2):78-80.
被引量:2
8
吕大伦,林军附.
手部烧伤治疗的临床分析[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19(4):311-312.
9
杨大平,夏双印.
扩张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瘢痕挛缩畸形[J]
.中华手外科杂志,1993,9(2):93-94.
被引量:1
10
吴庆梅.
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58-60.
被引量:5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