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释“田鸡”补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陈姗姗的《释“田鸡”》(《汉字文化》2016年第6期)主要从语音的角度证明了“田鸡”之“鸡”与“■”为假借的关系,并探讨了“田鸡”的命名缘由及其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本文则从其他方面对蛙俗称为田鸡的原因作些补充。
作者
郝丽丽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17年第2期74-76,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汉字文化
方言俗语
五行志
文则
表声
生殖崇拜
元鼎
生殖力
淮南子·精神训
浑言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陈姗姗.
释“田鸡”[J]
.汉字文化,2016(6):66-67.
被引量:1
2
赵国华.
生殖崇拜文化略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88(1):131-156.
被引量:95
3
孙海兰,焦勇勤.
黎锦蛙纹的生殖崇拜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2):6-10.
被引量:20
4
李玉.
说“鸟”字的上古音声母及其词义变化[J]
.古汉语研究,1991(3):30-32.
被引量:6
5
孙玉文.
“鸟”“隹”同源试证[J]
.语言研究,1995,15(1):174-175.
被引量:10
6
曹德和.
詈辞演变与雅化倾向——从“鸟”等的语音、语义和字符演变说起[J]
.汉语史学报,2006(1):214-222.
被引量:5
7
廖明君.
动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3):23-28.
被引量:10
8
唐柳金.
壮族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人类学解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1-2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李得春.
汉语上古音在十六世纪朝鲜汉字音中的遗存[J]
.民族语文,1985(5):36-39.
被引量:9
2
邢公畹.
说“鸟”字的前上古音[J]
.民族语文,1982(3):8-11.
被引量:8
3
李荣.
论“入”字的音[J]
.方言,1982,4(4):241-244.
被引量:17
4
曹德和.
南京“市骂”与北京剧名[J]
.语文建设,1995(10):37-38.
被引量:3
5
潘春见.
首子信仰与壮族民间文学的原型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00(4):50-55.
被引量:3
6
罗志发.
大脚女人:壮族性别文化述略[J]
.百色学院学报,2007,20(2):19-25.
被引量:1
7
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248,248.
8
黄晶.黎锦工艺技惊世遗[N].海南日报,2009-10-19(B2).
9
白丽珠.武鸣壮族民间故事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
《壮族百科辞典》编纂委员会.《壮族百科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137
1
李延浩,刘力菁.
羌族巴绒母系文化特征解读[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2):397-407.
2
阎方正.
积淀岭南记忆的文化符号——广州余荫山房窗饰风格的审美人类学阐释[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2):214-223.
3
杨延平.
汉代西王母神画蟾蜍舞图像研究[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1):58-67.
4
林毅红.
从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人形纹”看黎族祖先崇拜对其影响[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4):66-71.
被引量:7
5
杨琳.
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J]
.南开语言学刊,2008(2):112-120.
被引量:3
6
杨琳.
“云雨”与原始生殖观[J]
.社会科学战线,1991(1):80-89.
被引量:10
7
卢敏飞.
《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仪式》[J]
.广西民族研究,1991(Z1):112-118.
8
谭卫宁.
原型:中国古傩与生殖崇拜的双向考释[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2(4):82-89.
被引量:1
9
杨琳.
“吹牛皮”“拍马屁”考源[J]
.南开语言学刊,2013(2):4-13.
被引量:2
10
吴广平.
中国龙凤原型的破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0(3):1-12.
被引量:3
1
胡连荣.
悖文不悖[J]
.应用写作,2002(4):15-15.
2
金文明.
说“镢”道“钁”[J]
.咬文嚼字,2011(4):24-26.
3
汪小玲.
读《“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J]
.汉字文化,2001(2):54-54.
4
成败何用苦论“量”[J]
.创新作文(初中版),2015,0(7):49-49.
5
文湘.
硬耳朵和软耳朵[J]
.咬文嚼字,1995,0(8):14-14.
6
夏蔚文.
引用注疏三注意[J]
.辞书研究,1982(4):170-172.
被引量:2
7
周俊勋.
东汉人已用“花”字[J]
.中国语文,1999(4):274-274.
被引量:1
8
雷汉卿.
释“社”[J]
.古汉语研究,1995(3):60-64.
被引量:1
9
陈五云.
一字之差别想“赢”[J]
.咬文嚼字,1995,0(1):30-30.
10
彭增祜.
“首当其冲”不是好事[J]
.人才资源开发,2017(5):25-25.
汉字文化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