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态视角下饼形器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饼形器作为史前石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前仰韶、仰韶、龙山三个时期对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兼及长江流域与岭南发现的饼形器的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地区差异等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饼形器应该是北方粟作农业的谷物脱粒工具。同时,饼形器自身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是衡量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作者
范杰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1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器物考古
饼形器
谷物加工
农业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51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3
1
张寿祺.
仰韶文化“盘状器”用途考[J]
.农业考古,1985(2):66-71.
被引量:5
2
高兴学.
关于蓝田泄湖镇新石器遗址中出现大量盘状石器的初步认识[J]
.江汉考古,1992(2):49-50.
被引量:2
3
向安强.
盘状器与古代农耕部落的太阳崇拜——“盘状器”用途新探[J]
.南方文物,1993(4):28-44.
被引量:6
4
李永强.
“盘状器”功能再探[J]
.南方文物,2014(4):48-52.
被引量:4
5
杨晓燕,郁金城,吕厚远,崔天兴,郭京宁,刁现民,孔昭宸,刘长江,葛全胜.
北京平谷上宅遗址磨盘磨棒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J]
.中国科学(D辑),2009,39(9):1266-1273.
被引量:52
6
刘莉,陈星灿,赵昊.
河南孟津寨根、班沟出土裴李岗晚期石磨盘功能分析[J]
.中原文物,2013(5):76-86.
被引量:24
7
赵世纲.
石磨盘、磨棒是谷物加工工具吗?[J]
.农业考古,2005(3):134-147.
被引量:19
8
庞小霞,高江涛.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农业经济考察[J]
.农业考古,2006(4):1-13.
被引量:19
9
钱耀鹏.
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J]
.农业考古,2000(1):104-111.
被引量:8
10
王强,杨海燕.
磨盘、磨棒类石器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文物春秋,2015(2):3-1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7
1
赵春青,顾万发,王文华,武家璧,李卫东.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0(4):3-10.
被引量:47
2
俞为洁,徐耀良.
河姆渡文化植物遗存的研究[J]
.东南文化,2000(7):24-32.
被引量:15
3
滕铭予.
GIS在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环境考古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1):81-105.
被引量:7
4
赵志军,陈剑.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
.南方文物,2011(3):60-67.
被引量:49
5
袁靖.
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J]
.考古学报,1999(1):1-22.
被引量:109
6
何介钧.
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J]
.文物,1999(6):4-17.
被引量:74
7
姜钦华,宋豫秦,李亚东,韩建业.
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龙山时代环境考古[J]
.考古与文物,1998(2):36-42.
被引量:12
8
王星光.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粟稻混作区简论(摘要)[J]
.农业考古,1998(1):400-400.
被引量:4
9
佐佐木高明,石毛直道,原子令三,罗二虎.
人类的传统生业[J]
.农业考古,1998(3):80-94.
被引量:1
10
李锦山.
农业文明与史前宗教礼仪性建筑[J]
.农业考古,1998(3):193-20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51
1
罗英豪.
试论商代青铜器十字形镂孔的源流及内涵[J]
.形象史学,2023(2):107-143.
被引量:1
2
刘学堂,侯明明.
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6):60-68.
被引量:1
3
马志坤,游梓明,宋阿倩,黄文博,郇秀佳,贾鑫.
石器表面残留物反映的红山文化时期西拉木伦河中游地区古人食物性植物资源利用情况[J]
.西部考古,2022(2):213-227.
被引量:1
4
张国文,甘恢元,林留根.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先民生计方式研究[J]
.南方文物,2023(1):161-169.
被引量:1
5
刘莉,王佳静,刘慧芳.
半坡和姜寨出土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的酿酒功能[J]
.考古与文物,2021(2):110-122.
被引量:9
6
李金斗.
甘青地区史前社会基层组织形态与环境演变关系研究——以建筑遗存为视角[J]
.东方考古,2020(1):72-89.
7
成璟瑭,图旭刚.
试论东山嘴文化[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71-87.
8
蔡大伟,李畅,朱司祺,张乃凡,邵鑫月,郭雅琦.
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出土马骨的DNA分析[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303-310.
9
滕铭予,吉迪,苏军强,Ido WACHTEL,Ahiad OVADIA,Ofer MARDER,涂栋栋,Roi SHAVIT,马志坤,陈秋荷,杨晓燕,Chris J.Stevens,Dorian Q.Fuller,王震,王争,王欢,向明文,崔嵩,姚崇,Hagit PRIGOJIN,Tiki STEINER,Keren NEBENHAUS,刘西平.
2015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尺营子遗址试掘报告[J]
.边疆考古研究,2019,0(1):1-52.
被引量:4
10
郭立新,郭静云.
从古环境与考古资料论夏禹治水地望[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136-15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8
1
宋艳波,王杰,刘延常,王泽冰.
西河遗址2008年出土动物遗存分析——兼论后李文化时期的鱼类消费[J]
.江汉考古,2021(1):112-119.
被引量:7
2
段宏振,孙继安,张丽.
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9(7):1-7.
被引量:31
3
杨虎,刘国祥.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7(1):1-26.
被引量:147
4
宋兆麟.
我国的原始农具[J]
.农业考古,1986(1):122-136.
被引量:27
5
杨虎,朱延平,孔昭宸,杜乃秋.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5(10):865-874.
被引量:149
6
任万明,王吉怀,郑乃武.
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84(1):23-52.
被引量:85
7
肖梦龙.
试论石斧石锛的安柄与使用——从溧阳沙河出土的带木柄石斧和石锛谈起[J]
.农业考古,1982(2):108-113.
被引量:27
8
徐浩生,金家广.
河北安新县梁庄、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J]
.考古,1990(6):481-488.
被引量:30
9
解希恭,阎金铸,陶富海.
山西吉县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J]
.考古学报,1989(3):305-323.
被引量:54
10
高兴学.
关于蓝田泄湖镇新石器遗址中出现大量盘状石器的初步认识[J]
.江汉考古,1992(2):49-5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清,马志坤,陈秋荷,马永超,阮秋荣,王永强,韩建业,杨晓燕.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石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微体遗存的证据[J]
.第四纪研究,2020,40(2):450-461.
被引量:14
2
范杰.
试论北福地一期文化生业方式[J]
.农业考古,2023(3):20-2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马志坤,刘舒,任萌,郇秀佳,习通源,王建新,马健.
新疆东天山地区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分析[J]
.第四纪研究,2021,41(1):214-223.
被引量:12
2
张云鹏,张家富,阮秋荣,王永强,韩建业,张俊娜,雷华蕊,郭玉杰,周力平.
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地貌背景与遗址形成过程[J]
.第四纪研究,2021,41(5):1376-1393.
被引量:13
3
董惟妙,安成邦,张铁男,阿里甫江·尼亚孜.
骨骼同位素揭示的天山南麓中部地区察吾呼文化人群生业模式——以和静县莫呼查汗遗址为例[J]
.第四纪研究,2022,42(1):80-91.
被引量:5
4
农旷远,胡兴军,王树芝,张贵林,蒋洪恩.
新疆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木炭记录的薪材利用和植被生态[J]
.第四纪研究,2022,42(1):181-191.
被引量:7
5
张俊娜,韩建业,夏正楷,陈晓露,任小林,于雪彤,曹美丹,李小龙,宝文博.
新疆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绿洲区泉水沟遗址的古环境初析[J]
.第四纪研究,2022,42(1):206-222.
被引量:7
6
贺成坡,韦璇,李英华.
“新石器”研究方法概述[J]
.江汉考古,2021(6):268-277.
7
袁晓.
伊犁河上游青铜时代中期社会状况研究[J]
.西域研究,2022(2):99-107.
被引量:2
8
胡好玥,邓振华,秦岭,张海,张弛,曹艳朋.
豫东地区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农业经济基础——以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为例[J]
.第四纪研究,2022,42(6):1697-1708.
被引量:7
9
王树芝,丛德新.
青铜时代早期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木材指示的环境和先民木材利用策略[J]
.第四纪研究,2022,42(6):1723-1736.
被引量:8
10
任琳,李宇奇,黎海明,师宏伟,王忻,贾鑫,左昕昕.
植硅体分析揭示天山中段南麓北朝时期莫呼查汗沟口遗址的作物结构与生业模式[J]
.第四纪研究,2022,42(6):1764-1774.
被引量:2
1
高莹.
“地理中国”与“文化中华”——《中国的历史》简评[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7(2):28-33.
2
吴妍,王昌燧,Linda Scott Cummings,Patricia C.Anderson.
安徽何郢遗址植物残体切割形态与脱粒农具的关系[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1):62-66.
被引量:6
3
潘伟.
遍野连枷声气扬 天工开物几星霜[J]
.三月风,2011(5):60-60.
4
徐云峰.
连枷和扱箸[J]
.寻根,2000(4):98-102.
被引量:1
5
马泽民.
中世纪英国谷物价格研究[J]
.中国农史,2017,36(3):62-72.
6
马双,曾刚,张翼鸥,刘刚.
中国地方政府质量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J]
.经济地理,2017,37(5):35-41.
被引量:9
7
刘晓迪,王婷婷,魏东,胡耀武.
小河沿文化先民生活方式初探:以河北姜家梁遗址为例[J]
.人类学学报,2017,36(2):280-288.
被引量:7
8
王倩.
隐藏于汉画及画像中的饮食生活[J]
.农业考古,2017,0(3):203-208.
被引量:1
9
温胜强.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37(2):50-55.
被引量:3
10
“握手”曾是丧葬礼俗[J]
.奇闻怪事,2017,0(7):25-25.
农业考古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