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曲、红曲霉和红曲色素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曲是一种由人工接种红曲霉培养制成的发酵产品,在我国已有1 000余年的使用历史。红曲霉作为重要的食品微生物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主要介绍红曲、红曲霉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红曲色素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作者
杨洋
陈冬
达文燕
孔维宝
牛世全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学通报》
2017年第7期1-3,共3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92)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霉
红曲色素
洛伐他汀
桔霉素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92
同被引文献
19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11
1
周文斌,贾瑞博,李燕,陈紫红,胡荣康,刘斌,吕旭聪.
红曲色素组分、功效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16,35(7):6-10.
被引量:52
2
纪远中.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天津药学,2005,17(2):65-67.
被引量:51
3
赵文红,莫依灿,洪泽淳,吴湖莲,黄敏欣,李斌.
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2016,32(1):143-150.
被引量:16
4
陈春艳.
功能红曲与红曲色素的研究进展[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9):40-42.
被引量:25
5
王金字,董文宾,杨春红,李娜,杨津.
红曲色素的研究及应用新进展[J]
.食品科技,2010,35(1):245-248.
被引量:55
6
衣珊珊,沈昌,韩永斌,范龚健,顾振新.
红曲色素形成机理及提高其色价的途径[J]
.食品科学,2005,26(7):256-261.
被引量:38
7
雷萍,金宗濂.
红曲中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03,24(9):86-89.
被引量:35
8
崔莉,张德权,张培正.
红曲色素的研究现状分析[J]
.食品科技,2008,33(8):115-119.
被引量:33
9
文镜,常平,顾晓玲,金宗濂.
红曲及洛伐他汀的生理活性和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1,12(1):12-19.
被引量:15
10
江利香,葛锋,刘畅.
红曲洛伐他汀的高产策略[J]
.中草药,2011,42(7):1446-1452.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208
1
赵燕,温辉梁,胡晓波.
红曲色素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90-93.
被引量:32
2
邵伟,熊泽,李玲,李小漫,陈菽.
复合诱变在红曲色素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04,23(7):14-15.
被引量:2
3
印红,谢申义,章光明,谢申猛.
利用返回式飞船选育优良红曲霉菌[J]
.核农学报,2004,18(4):297-299.
被引量:15
4
王宇光,王克明.
固定化细胞粉丝废水发酵天然红色素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14(3):168-173.
被引量:2
5
郭芳,郭东川,李钟庆.
红曲菌的色素与产生菌[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6):11-14.
被引量:2
6
励建荣.
黄酒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
.酿酒,2005,32(1):2-4.
被引量:7
7
郭东川,吴诚华,李钟庆.
红曲色素的两种新结构[J]
.真菌学报,1993,12(1):65-70.
被引量:31
8
苏学惠.
新型降血脂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4,15(4):305-308.
被引量:7
9
黄前美,杨荣光,陈宗道,包先进.
马铃薯和普副粉生产红曲色素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4):339-343.
被引量:7
10
连喜军,罗庆丰,张坤生.
红曲色素的光稳定性及测定方法的研究[J]
.肉类工业,2005(5):23-2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92
1
陈宏,远方.
基于真实世界回顾性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2):162-165.
被引量:1
2
高志鹏,刘姣.
大米发酵制品研究进展[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23):70-72.
被引量:6
3
付志英,陈婵,白妞妞.
酿造红曲及红曲酒相关标准的梳理分析及对未来标准制定的展望[J]
.实验室检测,2023(2):54-62.
被引量:1
4
李桂杭,朱碧云,李浩明.
土曲霉与红曲霉双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洛伐他汀高产菌株[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2):183-188.
被引量:4
5
马庆,马云桐,谭友莉,吴清华,徐瑞超,万德光.
产红色素的三角叶黄连内生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J]
.中药与临床,2012,3(2):12-14.
被引量:2
6
赵双枝,张彦昊,周建建.
红曲红色素的特性概况[J]
.山东食品发酵,2012(4):44-48.
7
卓林霞.
红曲的研究概况及其产品的前景展望[J]
.轻工科技,2012,28(2):8-9.
被引量:16
8
王静,张改杏,任玉锋.
金银木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194-4198.
被引量:3
9
杨大进,方从容,王竹天.
保健食品中酸式结构洛伐他丁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2):229-230.
被引量:2
10
赖晓英,贺稚非,郭月红,吴丽红,韩叙.
红曲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粮食与油脂,2004,17(10):18-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4
1
张丹,刘柏林,赵紫微,詹子悦,谢继安,李卫东.
PRiME HLB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果蔬制品中5种新型真菌毒素[J]
.分析化学,2023,51(8):1343-1357.
被引量:8
2
晏丽,张银志,王淼,赵建新,孙秀兰.
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动态分析[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3):271-275.
被引量:19
3
赵川,罗建军,陈少华,胡美英.
微生物菌种改良筛选新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S1):118-121.
被引量:13
4
赵燕,温辉梁,胡晓波.
红曲色素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90-93.
被引量:32
5
李浩然,杜竹玮,伍军.
红曲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及稳定性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1):68-70.
被引量:5
6
陈旭峰,周立平,孙佰申,马莉锋,贾波.
红曲霉所产桔霉素及其检测与控制[J]
.酿酒,2004,31(4):113-116.
被引量:12
7
王大为,齐晓辉.
一种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对香肠颜色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1994,10(5):20-21.
被引量:7
8
靳赛,尤晓颜,王玉芬,吴坤.
红曲米中桔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J]
.河南科学,2005,23(2):204-206.
被引量:10
9
纪远中.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天津药学,2005,17(2):65-67.
被引量:51
10
李桂英,袁永俊.
红曲霉在浓香型曲酒中的生产与应用[J]
.酿酒,2005,32(4):22-2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3
1
李琦,高健信,陈福生,李牧.
不产桔霉素高产红曲色素的基因工程红曲菌株构建[J]
.中国酿造,2018,37(6):30-35.
被引量:11
2
薛意斌,任志远,樊筱园,杨华,黄朝波,杨明冠,李贞景,王昌禄.
甘油对红曲霉CG-6莫纳可林K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8,36(6):33-38.
被引量:7
3
陈玉婷,乌日娜.
传统发酵制品中霉菌的应用研究[J]
.中国酿造,2019,38(7):1-4.
被引量:8
4
孙婷,王峰.
红曲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2019(18):70-72.
被引量:15
5
邓加聪,杜可,韩艳丽,郑虹.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色素及稳定性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9,44(10):26-30.
被引量:13
6
卢上飞,谭显东,黄凡,时金栋,羊依金,郭旭晶.
响应面法优化三七渣固态发酵产红色素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97-101.
被引量:8
7
刘润璞,孙晓东,李雨恒,韦睿.
紫红曲霉A13、Fen发酵红曲米中 莫纳克林K的含量测定[J]
.中国调味品,2020,45(8):132-134.
被引量:2
8
程伟,张杰,潘天全,李娜,吴龙,时玉英,吴丽华,吴宏萍.
一株紫色红曲霉菌强化制曲的工艺优化[J]
.中国酿造,2020,39(10):71-74.
被引量:4
9
徐菲菲,徐海笑,陈茂深,李玥,梁蓉,刘欢,钟芳.
红曲黄色素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应用与探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0,39(10):56-64.
被引量:2
10
李沅达,邓秀娟,吴婷,李亚莉,黄刚骅,周红杰.
红曲霉发酵食品研究现状与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3):688-696.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付志英,陈婵,白妞妞.
酿造红曲及红曲酒相关标准的梳理分析及对未来标准制定的展望[J]
.实验室检测,2023(2):54-62.
被引量:1
2
林凤,李慧敏,王玉梅,毛瑞丰.
红曲霉色素及代谢物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2019,44(12):188-191.
被引量:8
3
郭航.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色素条件优化[J]
.食品安全导刊,2019(33):70-72.
被引量:1
4
周珂,严鹏程,胡永丹.
高产橙黄色素低产桔霉素红曲菌的液态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7):116-122.
被引量:5
5
邢宏博,许赣荣,倪冬姣,曾李,莫金铃,邹新华.
红曲橙、黄色素稳定性探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1):146-150.
被引量:3
6
李哲,杨书珍,张美红,刘寒寒,彭丽桃.
一株踝节菌属丝状真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次生产物红色素的稳定性与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2):51-56.
被引量:4
7
徐文流,贝琦,梁诗雅,张敬媛,吴振强.
红曲霉发酵提高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J]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9):47-53.
被引量:14
8
袁天慧,陈景智,郭天龙,谢翠萍,高益槐,戴金玉,林娟.
红曲色素液态发酵生产工艺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5):667-672.
被引量:3
9
解文利,方月月,吴雨烔,周礼红.
紫红曲霉与银杏叶双向发酵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2):174-182.
被引量:6
10
杨华,刘丹,马博雅,王旭锋,李贞景,陈勉华,王昌禄.
红曲霉菌株CS-5筛选及不产桔霉素机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3):206-210.
1
章克第.
红曲霉及红曲色素[J]
.中国调味品,1989(2):1-5.
被引量:15
2
董明盛,沈昌,沈爱光.
红曲霉抑菌作用的探讨[J]
.中国调味品,1991(1):11-12.
被引量:36
3
L.莱斯特,王卫.
红曲色素及其在欧洲的应用前景[J]
.肉类研究,2000,14(1):33-35.
被引量:14
4
赵燕,温辉梁,胡晓波.
红曲色素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90-93.
被引量:32
5
祁承龙.
曲美他嗪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29-29.
6
潘平,郑吾最,洪加林,陈志强.
国产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
.浙江实用医学,1998,3(3):19-20.
7
孙胜利,张静,刘丽华,徐佑,霍晓溪.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20例[J]
.人民军医,1999,42(3):152-153.
8
索晓霞.
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药,1998,11(4):227-228.
9
魏秀娥,张淑贵.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的临床观察[J]
.工企医刊,1998,11(1):36-37.
10
吕春美,曾红兰.
低分子肝素和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4):311-312.
生物学通报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