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对高龄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141例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剂量华法林组和标准剂量华法林组。低剂量组开始口服华法林1.25 m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范围为1.5~2.1;标准剂量组开始口服华法林2.5mg,INR达标范围为2.2~2.7,随访患者临床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和血栓时间)和安全终点事件(出血事件),并分析血栓事件和出血安全事件与INR的关系。结果共有135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LEVF)、合并症数量、肌酐清除率、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全因死亡、缺血性脑卒中、无症状脑卒中、肺栓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腔隙性脑梗死及外周血管栓塞发生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出血、胃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标准剂量组在肾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等方面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华法林服用剂量和IN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INR水平明显低于标准组,INR值越小,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越低,而栓塞事件发生率越高,INR值越大,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越高,而栓塞事件发生率越低。结论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均对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安全,低剂量华法林安全性优于标准剂量。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Chongqing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