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药剂混配浸种预防早稻恶苗病重发效果初探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研究通过开展不同药剂混配浸种预防早稻恶苗病重发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鑫尊、咪鲜杀螟丹、施保克分别与四霉素混配浸种,对早稻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控制恶苗病效果显著提高,株防效达94.73%~100%,明显优于单剂浸种的防效。早稻浸种时气温较低,建议采取"温水增氧法"浸种催芽,以提高杀菌防病效果。
作者
诸根
机构地区
绍兴市柯桥区柯开委(齐贤镇)农业发展处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期39-39,59,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早稻恶苗病
药剂混配浸种
防病效果
安全性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郑胜龙,袁忠勤.
咪鲜胺等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预防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1014-1015.
被引量:10
2
严小兵,李耀明,谭金生.
施保克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05(4):53-54.
被引量:1
3
祝燕丽,黄劲松,董涛海.
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及预防恶苗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6-136.
被引量:3
4
马来根,董涛海.
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20-120.
被引量:4
5
陈立波,张金艳,马玉玲.
4种浸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现代化农业,2016(4):15-1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振军,艾洪生,李伟,吴宇新,李宏静.
25%咪鲜安乳油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B12):230-231.
被引量:5
2
李建伟.新型杀菌剂一氰烯菌酯.农业知识,2011,.
3
段瑞华,韩方胜,陈云.
45%施保克水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69-69.
被引量:1
4
刘玉发,陈明,孙利忠.
不同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65-165.
被引量:6
5
陈亿兵,金焕贵,张永胜,李秀杰,曹波.
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66-67.
被引量:6
6
姚国新,王文,李长春,李国元.
湖北省旱直播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1,31(4):17-18.
被引量:13
7
陆志杰,姚士桐,金周浩,陈国祥.
咪鲜胺对水稻种子发芽及恶苗病防效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1):85-86.
被引量:8
8
张锋,张忠明,石志平,朱松华.
水稻浸种剂恶线清不同浓度对稻种发芽影响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12(1):48-48.
被引量:3
9
江炳荣,姚建萍,李建军.
水稻恶苗病药剂浸种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2012(1):107-107.
被引量:4
10
马来根,董涛海.
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20-12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6
1
祝燕丽,黄劲松,董涛海.
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浸种对稻种安全性及防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41-141.
被引量:5
2
祝燕丽,黄劲松,董涛海.
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及预防恶苗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6-136.
被引量:3
3
赵贞丽,贾斌,沈国娟,屈俊亭,李熙英.
水稻恶苗病生防用拮抗细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36(1):22-27.
被引量:6
4
周志波,易亚科,陈光辉.
播种量、基质和药剂处理对优质晚稻玉针香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8(2):129-135.
被引量:5
5
梁建文,曾步勋,陈岳,王天波,李锴员,薛卫纯,李光波,王佐林.
益阳赫山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J]
.湖南农业科学,2018(8):61-63.
被引量:9
6
江燕,盘杨桂,黄艳洪,韦英亮.
甘蔗中杀螟丹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的优化及检测[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8,47(3):42-45.
被引量:4
7
徐春光.
咪鲜胺与四霉素混配浸种防治早稻恶苗病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8):101-101.
被引量:2
8
朱友理,何东兵,曹书培,吴小美,邱晓红.
不同浸种剂和浓度对5个水稻品种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安全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7):79-83.
被引量:15
9
陈君.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6):1140-1141.
被引量:2
10
吴张钢.
早稻恶苗病药剂预防效果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20(23):89-9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徐一成,林兴军,陈惠哲,张玉屏.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1):45-48.
被引量:145
2
何文洪,陈惠哲,朱德峰,徐一成,林贤青,张玉屏.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08,14(3):60-62.
被引量:115
3
冯加根,周燕,龚才根.
不同机插密度对“花优14”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2(3):43-43.
被引量:4
4
陈惠哲,朱德峰,王广,徐一成,向镜,张玉屏.
稻草机插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3,19(4):19-22.
被引量:26
5
王光俊,谢小平,高云峰,邓国建,万玉成.
底铺不同厚度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3,19(6):65-66.
被引量:11
6
黄国龙,袁俊,吴嘉垲.
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7(4):25-27.
被引量:3
7
高兴友.
育秧基质对早稻中冷23机插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548-549.
被引量:3
8
毛光锋,王军伟,孔祎昕,曹聪卓.
“中组143”机穴直播不同密度和不同栽培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20,0(1):52-54.
被引量:5
9
李卫华.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特点及技术要点[J]
.农家致富顾问,2020(24):135-1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潘一峰,关群,高兴友.
“中组143”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22(1):38-39.
2
吴水女,潘一峰.
早籼品种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0):2366-2369.
1
贡俊杰,吴琳,韩志诚.
几种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初探[J]
.农业装备技术,2017,43(5):38-40.
被引量:1
2
李向阳,王庆森.
生物农药对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与农残安全评价[J]
.茶叶学报,2017,58(3):145-147.
被引量:9
3
钟宝珠,冯焕德,张中润,吕朝军,高燕.
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红脉穗螟的增效作用[J]
.生物安全学报,2017,26(4):323-326.
被引量:5
4
王万洪,覃艳丽,周巍,任道友.
四霉素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J]
.农家致富顾问,2017,0(14):8-8.
5
邹凤喜.
浅析五大连池市寒地水稻恶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
.种子科技,2018,36(2):91-91.
6
李文鹏.
水稻恶苗病综合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112-112.
7
周红海,周欣悦.
基于种子引发的早稻“两段浸种法”育苗效果初报[J]
.宁波农业科技,2017,0(3):17-20.
8
周红海,周欣悦.
水引发条件下“两段浸种法”对早稻种子发芽率和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8,24(1):96-97.
被引量:6
9
张德胜,王永江,王爽,白瑞英,张振臣.
9种生物制剂对甘薯长喙壳菌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33(5):681-685.
被引量:4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