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传播的快速扩散和移动支付的操作便捷简化了人们参与社会慈善的流程。利他行为作为个体层次的慈善行动,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存在着弱化倾向。研究基于传播说服理论,结合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借助自然灾害事件的网络报道,采用实验法对在校大学生利他行为意愿进行了测试,发现自然灾害网络报道中的信源可信度和信息质量,均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源可信度和信息质量交互作用明显,并且信源可信度的影响作用大于信息质量。在首先注重信息高质量的同时,选取高可信度媒体发布自然灾害信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意愿,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慈善的热情。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12,共8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