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刺络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风病是医学界的重点难题,目前其跃居于成人致死及致残的首位疾病。研究表明:偏身感觉障碍是中风病常见的后遗症状,其发生率约为65%,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口…,但临床上患者对其缺乏重视,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其病程长、见效慢、疗效差。
作者
吴萍
丁德光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中医院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18年第2期46-48,共3页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风
刺络
穴位注射
偏身麻木症
分类号
R2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305
同被引文献
18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13
1
孙阁,周智梁,毛蕾,刘爽.
腕踝针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J]
.中国针灸,2011,31(1):35-39.
被引量:37
2
靳瑞领,刘景隆,王伟祥.
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721-7721.
被引量:5
3
华雪君,徐舒畅,薛秀娟,张惠利,王文刚.
刺络拔罐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63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3):308-309.
被引量:10
4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38
5
刘华,刘仲杰,施土生.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6,26(5):337-338.
被引量:25
6
周智梁,杨家荣.
刺血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偏身感觉障碍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5):6-7.
被引量:54
7
冯晓东,赵薇,李瑞青,刘飞来,孙伟娟,吴明莉.
刺络放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丘脑损伤后偏身感觉障碍康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1):64-66.
被引量:20
8
丁德光,李家康,焦杨,周仲瑜,黄国付,刘良生,韦丹,李晓东,高峰,宋爱群,张婷,李凯.
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1897-1899.
被引量:8
9
白慧梅,赵援非.
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188例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0):3-4.
被引量:18
10
周开斌,庞勇.
穴位注射弥可保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23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30-3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温木生.
腕踝针疗法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8):474-475.
被引量:21
2
许健鹏,陈之罡,李惠兰.
偏瘫康复的中康针刺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9):574-575.
被引量:18
3
张蜀平,陆菊明,潘长玉,窦京涛,尹岭.
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2):130-132.
被引量:167
4
姜鹤群,施宽德,李雪梅,周文学,曹永芬.
腕踝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30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5,46(1):21-23.
被引量:4
5
邵伟波,孙美红.
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康复训练作用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2):747-748.
被引量:26
6
田佩林.
腕踝针治疗功能性疼痛287例疗效小结[J]
.中国针灸,1994,14(4):17-19.
被引量:6
7
张牧寒,安邦煜.
补肾通脉片治疗肾虚痰瘀型中风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4,35(11):668-670.
被引量:17
8
刘忠博.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液—恩再适[J]
.齐鲁药事,2005,24(8):509-510.
被引量:14
9
林滨,李中元,吴成晖,廖燕锬.
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及ADL的疗效[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9):665-667.
被引量:24
10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38
共引文献
6305
1
许琬茹.
中医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经解痉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0(12):149-151.
被引量:7
2
郑利群,杨楠,张志强,孙春梅,严宏达.
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62-663.
被引量:4
3
刘家朋.
逐瘀活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35-636.
4
李娜娜.
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阴阳经穴透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0(2):148-149.
被引量:5
5
曹芳芳.
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0(2):208-209.
被引量:2
6
孙瑞坦.
疏血通配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3):193-194.
被引量:1
7
张玫,邢栋.
温阳通脉汤对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2):15-19.
8
肖卫平,贺红燕,郭延林.
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1):33-35.
9
翟阳,罗艺徽,梅小平,莫雪妮,王凯华,李岩,何晴愉.
壮药双路通脑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0):1-5.
被引量:8
10
凡蕾,吴佳欣,李俊锋,王鑫,刘荣.
针刺对脑梗死后炎症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9):2061-20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7
1
朱玲玲,韩为,柳刚,张玲,张国庆,郑仕平,张利达.
通督调神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身麻木临床疗效观察[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38-41.
被引量:23
2
李佩芳,齐慧萍,董赟,张友贵,王颖,浦芳,孙培养,王涛,柳刚.
芒针透刺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3):1-5.
被引量:52
3
史建钢,赵彦,李伟东.
活血复元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及面瘫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09,50(S1):207-207.
被引量:2
4
孙赫楠.
眼针治疗中风恢复期24例[J]
.中国针灸,2013,33(S1):81-82.
被引量:17
5
谢感共,吴健文,文胜.
浅谈“治神”在中风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
.江苏中医药,2005,26(1):45-46.
被引量:5
6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38
7
何华.
肾虚痰瘀是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病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04-107.
被引量:4
8
刘华,刘仲杰,施土生.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6,26(5):337-338.
被引量:25
9
任永新,杜敏,王素芳,李霞,李宏斌,黄列英,吴晨燕.
头体针组穴交替治疗假性球麻痹60例[J]
.陕西中医,2006,27(5):605-606.
被引量:7
10
孙华,包飞,王道海,王凤琴,张云祥.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7):599-60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1
1
王继坤,宋长红,姜玥.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8):188-191.
被引量:8
2
符昱,罗毅,江国华,张坦,黄晨蓉,俞书红.
卒中后麻木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7):2615-2617.
被引量:8
3
符标,张耿,占达良.
腕踝针联合甲钴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9,14(9):2492-2494.
被引量:7
4
王小琴,雷正权,韩冰,邓茹.
近几年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述评[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5):182-185.
被引量:4
5
朱雪梅,于学平,马慧慧.
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168-1172.
被引量:4
6
闫凯,薛原,尹贵荣.
腕踝针联合甲钴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3917-3920.
被引量:11
7
尤爱民.
放血疗法配合拔罐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J]
.中医学报,2021,36(9):2015-2018.
被引量:6
8
龚晓,王青平,来莉华.
超声药物透入联合药饼贴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2):134-135.
被引量:2
9
杨琪琪,刘珍珍,张文超,徐芳园,黄伟.
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5):125-128.
被引量:5
10
陈存龙,樊园园,郭慧君.
益气通络方对丘脑型脑卒中感觉障碍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血脂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23,36(9):97-1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杜江艳,王亚心,李恒晓,杨巧菊.
卒中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评价及干预研究进展[J]
.智慧健康,2021,7(7):32-34.
2
于圆圆,刘孝忠,范春香.
滚针结合闪罐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35例[J]
.河南中医,2020,40(2):279-282.
被引量:5
3
文业成,李艳,王佳丽,吴清明.
通元针法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3):152-155.
被引量:5
4
许蕾,韩月娥.
头穴留针法配合感觉训练治疗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2(5):34-39.
被引量:5
5
李春琴,邓寒冰,张粲,金祖敏.
针刺对脑卒中大鼠炎症损伤及miR-214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20,48(12):1175-1179.
被引量:14
6
谭颖.
甲钴胺治疗脑梗死所致感觉障碍和用药安全性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2):46-47.
7
朱雪梅,于学平,马慧慧.
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168-1172.
被引量:4
8
朱慧君,黄立,周瑞泽,邓剑勇.
腕踝针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9):4238-4239.
被引量:1
9
陈秋欣,孔莹,于婷婷,张瑜,刘鹏,张鑫.
针刺对脑出血大鼠血红素氧化酶1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
.康复学报,2021,31(5):408-414.
被引量:4
10
陈泉,江义琴.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21,43(8):1362-1366.
被引量:11
1
刘喜双.
血栓通联合银杏达莫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治疗的临床疗效[J]
.健康之路,2017,0(6):239-239.
2
孙慧颖,杜波,禹智,刘洪泉,于红.
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5):1025-1029.
被引量:4
3
曾令奉,周丽丽.
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推拿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9):115-116.
被引量:2
4
陈建锋.
季节性婴幼儿腹泻并发惊厥临床病因及预后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0):9711-9712.
被引量:2
5
郭春茂.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19-21.
被引量:8
6
朱咏梅,张田宁,贾学锋,赵小燕,汪龙,杨洁,牛阳,廖基楚,王治国.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脑循环改善脑梗塞恢复期症状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5):105-106.
被引量:2
7
潘波.
透穴针刺结合小柴胡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102-103.
被引量:3
8
陈瑞旦.
跌打万花油为介质理筋手法治疗踝扭伤后遗症[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13).
被引量:1
9
岳丽丽.
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应用效果评析[J]
.北方药学,2018,15(3):83-83.
被引量:3
10
张喜成,陈兆雷,孙元,徐淼,井元虎.
髂静脉闭塞继发股青肿的手术和腔内治疗[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7,40(4):343-346.
被引量:4
湖北中医杂志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