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心态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文化资源极为丰厚,齐鲁文化中蕴含的大一统观念、德行文化、爱国精神、和而不同等理念以及齐鲁大地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作者
刘柳
机构地区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
出处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7-73,共7页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分类号
G127.5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49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
1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550
共引文献
1549
1
石硕.
多民族相处之道:藏彝走廊民族交往的经验与智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57-64.
被引量:9
2
伊利贵.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精英中华民族认同的表述与实践[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70-77.
被引量:3
3
王海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追问及其实践抉择[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35-44.
被引量:24
4
周星.
中国民俗学著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24-32.
被引量:7
5
刘仕刚,张继焦.
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困境和发展新方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2):40-49.
被引量:6
6
蒋华林.
作为方法的西北——基于《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的文本阐释[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271-282.
7
范恩实.
试论中华民族交融的历史规律性——以汉唐时期东北各族群认同发展、嬗变过程为例[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7(4):22-31.
8
王文轩.
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9
李宇舟.
两汉时期文化圈层视角下的云南城镇发展[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2(1):87-97.
10
姜照中.
拉祜族苦聪人名称考:从古宗到苦聪[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2(1):14-35.
同被引文献
182
1
刘会柏.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6):80-88.
被引量:24
2
崔思朋.
以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北方草原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价值分析视角[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5):5-12.
被引量:8
3
王旭东,谭月清.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特征、生成逻辑及实践指向[J]
.理论研究,2024(3):24-32.
被引量:1
4
贺金瑞,燕继荣.
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12.
被引量:404
5
杨荆楚.
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纪念“彝海结盟”六十周年[J]
.民族研究,1996(1):11-16.
被引量:6
6
陈国光.
“彝海结盟”的历史功绩及现实意义[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23-27.
被引量:6
7
王颖.
民族区域自治的丰硕成果——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
.西北民族研究,2006(1):97-101.
被引量:2
8
严庆,青觉.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回顾及展望[J]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1):50-56.
被引量:31
9
陈立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J]
.民族研究,2008(5):16-24.
被引量:28
10
陈立鹏,李娜.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60年:回顾与思考[J]
.民族教育研究,2010,21(1):5-13.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10
1
郭颖,余梓东.
2014年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0-19.
被引量:5
2
张学敏,石泽婷.
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4):5-18.
被引量:62
3
庄婷.
文化自信视域下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有效路径研究[J]
.求知导刊,2019,0(12):61-62.
被引量:1
4
吴春宝,才让拉毛,孟祥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2014—2019年)的分析[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4(1):104-112.
被引量:12
5
曹彦菊.
齐鲁服饰文化与山东服装产业发展探寻[J]
.山东纺织经济,2020,0(1):5-9.
被引量:2
6
刘云.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J]
.理论观察,2020(5):33-36.
被引量:2
7
李卫英,彭云青,李鹤松.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J]
.民族教育研究,2023(5):142-150.
被引量:28
8
陈坤,刘倩.
“彝海结盟”故事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6):58-65.
9
马晶晶.
三重逻辑: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探究[J]
.北疆文化研究,2024(2):69-75.
10
任敏,周建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2022,11(5):1642-16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
陆怿浩.
纺织类公司经营的现状与分析——以红桥电子纺织有限公司为例[J]
.中外企业文化,2021(10):38-39.
2
张善鑫.
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与民族统一的理论——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路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5):75-83.
被引量:9
3
李洋,林广成,罗建新,王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对口援疆教师培训模式探究——以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01):96-103.
被引量:2
4
海路,李祎晨.
论民族教育研究的空间结构——基于费孝通的学术研究路径[J]
.西北民族研究,2022(4):56-68.
被引量:5
5
严庆,于欣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空间整合视角[J]
.西北民族研究,2021(3):5-16.
被引量:38
6
袁本罡,严珉.
在日常生活中培育青年民族干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常人方法学为中心[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54-64.
7
李杰,杜悦.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阈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5-13.
被引量:2
8
丁赛,阎竣.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J]
.民族研究,2021(1):52-65.
被引量:17
9
代俊,袁晓艳,周雪,代芮.
口述史视域下三线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呈现[J]
.民族学刊,2023,14(4):19-28.
被引量:3
10
张利国.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若干思考[J]
.民族学刊,2020,11(2):63-70.
被引量:25
1
贺欣.
传统玉作艺术的系统保护[J]
.中国艺术时空,2018(1):80-87.
2
李鸣.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8,0(47):144-144.
被引量:2
3
刘桂艳.
传统茶文化背景下的插画教学探索[J]
.福建茶叶,2018,40(5):313-313.
被引量:2
4
王溱.
青岛的色彩[J]
.商周刊,2018,0(8):62-64.
5
徐晓菁.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茶文化元素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6):470-470.
被引量:2
6
叶容晖.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校创业教育文化内核构建[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33):234-237.
7
着力打造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吉林样板”[J]
.中国民族,2018,0(4):30-31.
8
刘会清,姜桂石.
对民族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思考——以我国朝鲜族的形成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1):30-36.
被引量:1
9
魏敏,姜辉丽,吴秋梅.
“我不能忘掉祖国”教学设计、评析[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7):83-83.
10
于鲁.
山东省外商投资的现状与发展[J]
.国际经济合作,1996(1):13-16.
被引量:1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