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是病理组织学上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呈异型性表现为特点的增生性病变,属胃癌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无有效逆转药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明显优势。从古代文献、胃镜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分期等方面概述该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研究进展,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探索该病最佳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作者
许博
韩吉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6期130-131,共2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异型增生
病因病机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57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16
1
陈廷勇.
消化道黏膜病变的病理特征及进展过程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37-138.
被引量:2
2
张声生,李乾构,唐旭东,王萍,李振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
.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被引量:555
3
高富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108例[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8):908-909.
被引量:17
4
许红艳,姜树民.
姜树民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148-149.
被引量:8
5
张太坤,符莹.
消萎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3-84.
被引量:7
6
杜艳茹,白海燕,孙振胜.
李建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46-1546.
被引量:7
7
邓中光.
邓铁涛教授临证中脾胃学说的应用(二)[J]
.新中医,2000,32(3):11-12.
被引量:21
8
曹秀莲,张金兰,张一昕,张会珍,郭秋红.
三参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538-1538.
被引量:7
9
陈璐,周斌,李斐斐.
周斌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2):81-82.
被引量:7
10
刘启泉,王志坤,杜艳茹.
“一降、二调、三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J]
.中医杂志,2005,46(9):654-655.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22
1
米弘瑛,李利,许小艳.
昆明市五华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65-5469.
被引量:2
2
张光霁,张燕.
七情之“七”及各情涵义[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297-299.
被引量:14
3
刘华珍,徐子亮.
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5-295.
被引量:9
4
李有田,李玉书,李洋,李冰.
三参滋胃饮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809-810.
被引量:3
5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李道本.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314-317.
被引量:406
6
曹志群.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之瘀毒说浅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1):66-66.
被引量:19
7
郭森仁,黄皓春,陈峻伟.
胃镜象与常见上消化道疾病辨证关系初探─附1000例病例分析[J]
.北京中医,1994,13(5):22-23.
被引量:19
8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被引量:497
9
傅志泉.
金亚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中医杂志,2005,46(5):335-336.
被引量:8
10
杨大坚.
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66-26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57
1
杨洋,瞿先侯,杨敏,王欣,孟曼,魏玮.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癌变风险的相关性[J]
.中医杂志,2020,61(4):319-324.
被引量:82
2
安振涛,奚肇宏,严展鹏,朱方石.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规范化与客观化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3):234-237.
被引量:24
3
赵艳,王新爱,刘云.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F-κB/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23,34(5):1153-1155.
被引量:2
4
孙易娜,吕文亮,周姝含,徐晓惠,向阳.
基于LC-MS技术的连朴饮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8):2616-2625.
被引量:7
5
麦联任,曾微微,张清,吴孟璇.
清热化湿通阳汤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3,41(5):124-127.
被引量:4
6
王欣,惠建萍.
沈舒文教授基于“三维六纲”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四川中医,2022,40(12):10-13.
被引量:3
7
吴婷萍,简明威,程宏辉,林穗玲,李建松,何柔倩.
益气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6-17.
8
何锦雄,张凤敏.
半夏泻心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胃黏膜炎性反应的影响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1):4-6.
被引量:9
9
朱晓琳,朱庆平,李镇.
胃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J]
.名医,2020(15):115-116.
被引量:3
10
齐姗姗,王旭旭,武纪生,魏玉芳,霍志刚,贾震宇.
参芪抑瘤方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疗效及血清GAS、TRX-1、C-myc蛋白表达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194-197.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05
1
曹阳,顾巍杰,杨德才,刘晏,朱春梅,刘国萍.
基于临床流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060-1067.
被引量:49
2
何冰,陈小夏,罗集鹏.
广藿香去油部分的5种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胃肠道的影响[J]
.中药材,2001,24(6):422-424.
被引量:30
3
Bin Lu Ming-Tao Chen Yi-Hong Fan Yan Liu Li-Na Meng.
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atrophic gastritis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A 3-year follow-up study[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11(41):6518-6520.
被引量:27
4
林辉,莫新民.
“胃脘痛”源流浅论[J]
.中医药导报,2006,12(8):20-21.
被引量:2
5
Hui-Zhen Li Hong Wang Guan-Qun Wang Jie Liu Shuang-Mei Zhao Jie Chen Qing-Wu Song Wang Gao Xiang-Zheng Qi Qiang Gao.
Treatment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with Weiansan[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12(33):5389-5392.
被引量:11
6
房德芳,王明艳.
几种有毒动物药材及其有效成分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7,39(11):92-93.
被引量:9
7
张声生,李乾构,唐旭东,王萍,李振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
.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被引量:555
8
张声生,李乾构,唐旭东,王萍,李振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45-349.
被引量:413
9
马辉,顾庆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浅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656-657.
被引量:17
10
张万岱,李军祥,陈治水,危北海,唐旭东.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被引量:574
引证文献
6
1
周新桃,严芳琴.
恒温雷火灸联合健康指导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2):64-67.
被引量:15
2
鹿竞文,徐力.
徐力教授“逆瘤方”逆转胃上皮内瘤变思路与经验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4):1-5.
被引量:4
3
魏仕兵,苏敏,白亦冰,来要良,刘初生.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10):745-748.
被引量:5
4
李丽萍,孙华,张晖敏.
中医化浊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胃液成分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0):3397-3400.
被引量:5
5
胡小丽,邓茂林.
A型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特征及血清免疫T细胞水平对预后恶变的预测价值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24):3024-3027.
被引量:3
6
魏凌云,李健,李海文,王宏艳,何祥忠,郑一沣,黄穗平.
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20,43(5):36-4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曹淑芝,张乐乐,张立敏.
四联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HP相关胃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四川中医,2022,40(1):174-177.
被引量:1
2
张菊,张赛,于进,左伟斌,柳新.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对比观察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4):163-163.
被引量:7
3
从禹,王亚杰,苏晓兰,毛心勇,国嵩,独思静,杨洋,魏玮.
“调枢通胃”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及魏玮教授临床经验[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1,27(1):66-70.
被引量:8
4
王静,倪建俐,王萍,麻志恒,黄美琴.
养阴利湿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影响[J]
.医学综述,2021,27(2):413-416.
被引量:16
5
罗凯丽,李慧,滑永志,张伟,田耀洲.
从湿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J]
.环球中医药,2021,14(5):939-941.
被引量:6
6
Yu Cong,Ya-Jie Wang,Xiao-Lan Su,Xin-Yong Mao,Song Guo,Si-Jing Du,Yang Yang,Wei Wei.
Application of"balancing digestive functions by regulating pivot"i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professor Wei Wei's clinical experience[J]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2021,27(1):54-58.
被引量:1
7
蒋应玲,郭庆,胡健,韦宝玲,谢元元.
基于体质学说观察茯苓四逆汤联合背俞雷火灸对阳虚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J]
.时珍国医国药,2021,32(3):677-679.
被引量:13
8
张强,郭玲珑,陈建宏,李京伟,姜小艳,张春虹,黄明河.
消萎化肠方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3):103-107.
被引量:1
9
张玉,高倩,邵建国,达坤林,王红雨,韩玥,孙丽.
雷火灸治疗不同中医证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1):773-777.
被引量:9
10
曹爽.
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5):71-72.
被引量:3
1
刘道清.
萎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J]
.中医杂志,1996,37(7):418-418.
被引量:7
2
覃贵岸,韦春凡,莫志鸿,韦少标.
评价不同中医药治疗方案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59):9-10.
被引量:1
3
李淑玲,马春,杨丽华.
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3):153-155.
被引量:10
4
牙周疾病或是导致胃癌的罪魁祸首[J]
.抗癌,2017,30(4):48-48.
5
李义方.
浅述从瘀论治萎缩性胃炎[J]
.江西中医药,1995,26(4):24-24.
6
高分辨率显微内镜有助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早期诊断[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10).
7
陈念芝,祁玉麟,唐诗韵,周攀,孔文霞.
孔文霞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9):44-46.
被引量:2
8
陈影影,甄玲玲,费素娟.
PSCA 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Meta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4):375-378.
被引量:1
9
张娜,孙华朋,廖晓锋.
微小RNA-203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疾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6):1030-1033.
被引量:2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