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作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和梦想,而"合作不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现实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以"他在性"为视角,通过分析共享单车协同治理中的"三重失灵"带来的"协同困境"后推断:理论上假设"只要政府引导,社会就必然协同,公民就会参与,协同治理就会有为有效"是缺乏现实基础的;协同治理中"合作不成"的主要原因是多元主体间合作能力的缺乏。多元主体间合作能力的缺乏是历史形成的,有深远的理论缘由。其一,西方古典政府理论将政府以外的"他者"置于边缘地位;其二,西方的行政学是在"自在性"原则下建构的,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都试图引入"他者",但在西方竞争文化背景下有难以克服的体制瓶颈;其三,我国服务型政府理论坚持人民本位和社会本位,对"他者"非常重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直到提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目标后,"他者"的重要性才慢慢凸显。因此,协同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要重视"他者",要重视多元主体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是协同治理成功的关键。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90,共15页
Academ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项目"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研究"(17VZL016)
2017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城六区街道政务诚信建设与第三方评估研究"(17ZGB005)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