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地质调查智能空间,重造传统地质调查流程,为地质人员提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模式(AiBC)的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空间工作环境,创新AiBC环境下的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目前在阿尔金成矿带、二连东乌旗成矿带地质调查项目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
李超岭
李丰丹
吕霞
刘园园
刘畅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科技成果》
2018年第13期28-30,共3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关键词
地质调查智能空间
云计算
大数据
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
分类号
P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超岭,李丰丹,李健强,刘园园,刘畅,吕霞.
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J]
.中国地质,2015,42(4):828-838.
被引量:15
2
李超岭,李丰丹,吕霞,李健强,刘畅,刘园园.
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体系与架构[J]
.测绘学报,2015,44(B12):143-151.
被引量:9
3
李超岭,李健强,张宏春,龚爱华,魏东琦.
智能地质调查大数据应用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
.地质通报,2015,34(7):1288-1299.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谷红亮,史元春,徐光.
智能空间位置感知的伺候式服务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4):584-587.
被引量:4
2
李超岭,杨东来,李丰丹,刘畅,刘修国,于庆文,吕霞.
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J]
.地质通报,2008,27(7):923-944.
被引量:57
3
王家耀,孙庆辉,吴明光,成毅.
面向智能空间信息服务的网格GIS节点构建[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1-6.
被引量:9
4
明亮,赵刚,谢桂海,王春雷.
面向智能空间的位置感知方法研究[J]
.软件学报,2009,20(3):671-681.
被引量:15
5
徐文拴,辛运帏,卢桂章,陈秋双.
普适计算系统架构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09,36(4):246-249.
被引量:6
6
马翠霞,任磊,滕东兴,王宏安,戴国忠.
云制造环境下的普适人机交互技术[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3):504-510.
被引量:46
7
郭仁忠,刘江涛,彭子凤,唐岭军.
开放式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特征与技术内涵[J]
.测绘学报,2012,41(3):323-326.
被引量:34
8
杨宗喜,唐金荣,周平,张涛,金玺.
大数据时代下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新观[J]
.地质通报,2013,32(9):1337-1343.
被引量:46
9
陈吉荣,乐嘉锦.
基于Hadoop生态系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35(10):25-35.
被引量:118
10
刘东君,李德泉,周勇,周峥嵘.
基于Lucene的非结构化文档全文检索系统研究与实现[J]
.软件导刊,2013,12(10):100-10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2
1
李丰丹,刘畅,刘园园,吕霞.
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框架构建与实践[J]
.地质论评,2019(S01):317-320.
被引量:8
2
刘立,刘娟,陈宏宇,李维庆.
自然资源全要素自适应野外调查框架设计[J]
.测绘通报,2020(1):107-110.
被引量:1
3
李超岭.
卫星移动通信在地质云中的应用[J]
.卫星应用,2016,24(6):48-54.
被引量:4
4
CHEN Jianping,XIANG Jie,HU Qiao,YANG Wei,LAI Zili,HU Bin,WEI Wei.
Quantitative Geoscience and Geological Big Data Development: A Review[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6,90(4):1490-1515.
被引量:13
5
朱月琴,谭永杰,张建通,毛波,沈婕,汲超飞.
基于Hadoop的地质大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框架[J]
.测绘学报,2015,44(B12):152-159.
被引量:44
6
朱学礼,冯涛,柏瑞,宁霄峰,李肖,张子衿.
“地质+”多元驱动智慧勘查初步应用[J]
.黄金科学技术,2017,25(1):46-54.
被引量:2
7
周永章,黎培兴,王树功,肖凡,李景哲,高乐.
矿床大数据及智能矿床模型研究背景与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36(2):327-331.
被引量:75
8
韩征,郭萌,秦俊生,李潇,李佳,刘钊,李敏.
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思路[J]
.城市地质,2017,12(2):1-6.
被引量:8
9
何撼东,胡迪,闾国年,李安波,李军利.
几何与语义统一的区域地质构造GIS数据模型[J]
.测绘学报,2017,46(8):1058-1068.
被引量:3
10
谭永杰,文敏,朱月琴,屈红刚.
地质数据的大数据特性研究[J]
.中国矿业,2017,26(9):67-71.
被引量:45
1
李演,王琪,任美玲.
关于GIS技术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进展[J]
.绿色环保建材,2018,0(5):162-162.
被引量:9
2
赵宝聚.
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J]
.中国科技纵横,2017,0(22):119-119.
3
钱仁举.
“三扶三转”:就业扶贫的黔东南探索[J]
.当代贵州,2018,0(29):36-37.
4
管克亮,邓浩.
地质体模型的3D打印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4):27-30.
被引量:2
5
杨文芳,杨明,刘春娥.
天山南麓—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研究[J]
.中国锰业,2018,36(2):155-158.
被引量:1
6
计文化,杨博,姜寒冰,冯博.
西北主要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工程进展[J]
.中国地质调查,2017,4(6):1-8.
被引量:6
7
朱捷.
大数据挖掘应用在供给侧改革和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
.电子世界,2018,0(14):108-108.
被引量:2
8
宋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绵茂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13-116.
9
曾珍,李文.
公路工程勘测设计基于纸质调查与电子调查的对比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3):317-319.
被引量:2
10
黄鑫,罗小青,蒲晓强.
海洋地质调查实习改革初探[J]
.科技视界,2018(9):177-178.
被引量:1
中国科技成果
201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