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因缺乏特异临床表现,相关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确诊有待于病理。因此影像学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后续临床治疗措施。近年来各项影像技术蓬勃发展,间质瘤诊断率不断提高且可从影像学角度鉴别其良恶性,本文就近年来影像学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
方仕旭
林彬
王峰
邓苗
刘童蕾
罗华友
机构地区
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2期1742-1744,共3页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学
诊断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0
1
吴秀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胃间质瘤10例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7):874-875.
被引量:3
2
吴俊,赵志军,赵改萍,胡玉藏,侯晓东.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危险度相关性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8):91-94.
被引量:6
3
任春红,任东杰,王仕莲.
胃肠间质瘤应用超声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54-2755.
被引量:3
4
梁蕾,刘焱,孙婷,刘媛媛,郭君.
胃腔充盈下超声联合谐波超声造影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疗设备,2014,29(9):5-7.
被引量:2
5
王小花,王亮,刘咏芳,罗洪霞,林益怡.
超声双重造影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3):446-448.
被引量:7
6
李明柳,王任国,何志伟,卢杰源.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诊断价值[J]
.海南医学,2015,26(8):1156-1159.
被引量:11
7
刘光裕,孟鑫,赵坤.
MSCT灌注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5):60-61.
被引量:6
8
赵春雷,陈自谦,李天然,钱根年,王楷堂,李铭山.
^(18)F-FDG 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3):207-209.
被引量:6
9
蔡伶伶,杜光烨,王博成,赵江民.
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分析[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5):491-495.
被引量:23
10
陈厚灶.
超声内镜与胃镜在胃间质瘤临床诊断的对比分析[J]
.蛇志,2016,28(4):434-43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2
1
魏秋良,郝安林.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6):3-6.
被引量:3
2
Tian-Bao Wang, Wen-Sheng Huang, Wei-Hao Lin, HanPing Shi, Wen-Guang Dong.
Inhibition of KIT RNAi mediated with adenovirus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xenograft[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6(40):5122-5129.
被引量:6
3
Ioannis S Papanikolaou,Konstantinos Triantafyllou,Anastasia Kourikou,Thomas Rsch.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for gastric submucosal lesion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1,3(5):86-94.
被引量:49
4
刘伟锋,丁汉军,王海林,吴梅.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4):316-318.
被引量:23
5
李洪林,郝玉芝,陈宇,朱利,牛丽娟,黄苏里,王勇.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诊断[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12):921-923.
被引量:27
6
贾丽琼,潘炯,奚美敏,姚丽华,陈洪耀.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1):30-31.
被引量:6
7
唐光健,朱月香.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843-845.
被引量:77
8
伍晓汀,夏霖.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分期[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572-574.
被引量:37
9
宗春华,徐雷鸣,陈惠芳.
内镜超声检查术在胃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9):917-918.
被引量:16
10
许健,卢光明,郑玲,袁彩云,陈鹏.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0):910-91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52
1
黄送,李玉林,樊妮娜.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0(5):32-34.
被引量:3
2
龚海燕,陈刚,郭万华.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盲肠间质瘤一例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5(5):31-33.
被引量:4
3
彭强,徐阿曼.
胃间质瘤影像学诊断现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2):1463-1466.
被引量:4
4
刘莉,张建,杨剑,方艺,余仲飞,左长京.
肝脏原发性高分化平滑肌肉瘤^(18)F-FDGPET/CT显像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7):1111-1112.
被引量:2
5
陶超超,王燕华,赵春雷,许尚文,席继辉,陈自谦.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11):787-792.
被引量:5
6
张校双,刘伟,王启荣,王雪省.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诊断[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7):78-80.
被引量:4
7
苏妍卓,宋彬,高永建.
输卵管卵巢脓肿误诊为小肠间质瘤术后复发临床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2015,28(11):33-34.
被引量:1
8
刘佳,时佳宏,王琦美慧,孙志霞.
超声诊断胃间质瘤肝转移2例[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4):677-678.
9
胡殿贺,侍阳,宋庆伟.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进展[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6,8(2):130-133.
被引量:7
10
谭森良,何国梁.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及CT表现对照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0):1932-1935.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32
1
郑铭,江淑萍,何毅辉,余惠珍.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DOG1与CD117、CD34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65-1167.
被引量:12
2
张向群,许乙凯,彭剑峰,洪勇,严宗伟,吴志成.
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CT征象及病理学分级的对比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8):1119-1122.
被引量:8
3
冯秋霞,孙娜娜,刘畅,张海龙,徐迅,孙书文,刘希胜.
MSCT评估胃肠道间质瘤转移风险[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2):1830-1833.
被引量:16
4
邱海静,李晨霞,俱增武,孙兴旺.
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12):2001-2003.
被引量:13
5
马菊香,叶兆祥,李绪斌,罗厚丽,崔效楠,王虹壬.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3):242-247.
被引量:35
6
谢超,柏刚,张文君,王大伟,王忠平.
32例胃肠道间质瘤超声和CT资料分析[J]
.山东医药,2015,55(22):57-59.
被引量:10
7
侯毅斌,王忠富,陈志军,邱从坤,汤日杰.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恶性判定依据标志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7):78-79.
被引量:24
8
崔倪,刘亚芳,许晓明,常凯,宋玉娥,董欣洁,倪劲松.
腹腔巨大韧带样型纤维瘤病1例[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8):1410-1412.
被引量:2
9
韦永春.
胃间质瘤的CT诊断及危险度的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9):99-102.
被引量:11
10
史鹏丽,张建霞,李颖,马灵芝.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对照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9):2795-279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黄婧颖,张渺娜,王新立,闫呈新.
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7(1):44-47.
被引量:17
2
倪耿欢,赵宏伟,吕海娟,孙继红.
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成像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1):120-123.
被引量:3
3
张晓妮,郇玉倩.
标准化后的碘值和CT值在肠道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探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48-48.
4
史鹏丽,张建霞,李颖,马灵芝.
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危险度分级的对比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1):1966-19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温学伟.
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9):184-185.
2
张丽静,陈德强,张春谦,陈跃峰,于淑靖.
基于CT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联合CT征象的GIST危险度分级的列线图模型的初步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39(9):1790-1795.
被引量:13
3
章锦伟,刘啸峰,钱彬,徐鹏举.
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与恶性程度相关性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23):1795-1799.
被引量:9
4
孟美玲,房良,刁泽园,李晓宇,徐永红.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及危险分层相关性[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6(1):17-21.
被引量:10
5
黄婧颖(综述),闫呈新(审校).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10):1680-1684.
被引量:5
6
甘忠贵,卢运龙.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29):119-120.
7
高连荣.
13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应用CT和MR的影像特征[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2):1859-1860.
8
高群,张敏.
原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6):2399-2402.
9
邓俊魁,李扬.
消化道钡餐和MSCT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8):1167-1168.
被引量:1
10
梁权海,郭晓婷,叶桥钦,文康彦,陈忠.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5):814-819.
1
韩振宇,郑吉阳,周威,王虎,杨建军.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及靶向治疗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2018,28(6):599-601.
被引量:6
2
何姣,罗启翅,刘汝艺,夏涌然,梁鹏,李林丰,刘智,夏勤.
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和DOG1免疫组化染色的最适修复方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8):925-927.
被引量: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