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9期929-93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参考文献6
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儿科学会分会心血管组.关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9,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75.
2 李旭 赵源.轮状病毒肠炎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1999,12:773-773.
3 姚英民 欧巧群 李宁.轮状病毒胃肠炎伴病毒血症急性溶血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69-69.
4 姚英民,赵枫,吴建春,邱红明,谢孟坤.轮状病毒全身性感染一例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7):356-357. 被引量:82
5 Kaidam I,Shif L,Keren G.Rotavirus encephalopath evidenc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during rotavirs infection.Pediatr Infect Dis,1992,11:773
6 王维琼,李文英,张志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7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2):36-3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2
1 傅万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3年,14卷,202页
2 Zheng BJ,J Med Virol,1991年,34卷,29页
共引文献86
1 徐艳梅,史桂梅.轮状病毒肠炎并无热惊厥32例诊治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2).
2 穆志远.轮状病毒性肠炎[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3-14. 被引量:1
3 李宝东,毛秀英,孟昭清,德桂荣.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外器官损害[J] .首都医药,2004,11(12):21-22. 被引量:2
4 魏金芬.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8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药,2004,39(3):202-203.
5 魏文.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探讨[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46-47. 被引量:1
6 高春燕,庞随军.延安市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病因及预后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9):845-846. 被引量:1
7 魏福明.轮状病毒引起12例婴幼儿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5):558-558. 被引量:2
8 章国忠,潘继豹,李晓菊.肌钙蛋白I测定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意义[J]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400-400. 被引量:18
9 陈爱贞,何丽红.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改变[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1):45-46. 被引量:6
10 李凯红,祝爱霞,邹建话,张修发.7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74-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4
1 周瑞,陈兰举,陈名武.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肠道内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32(6):354-356. 被引量:63
2 高有桂,王美兰,刘永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2):71-73. 被引量:4
3 吴铁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75.
4 杨丽萍.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1):59-59.
5 Clifton GL, Robertson CS, Kyper K, et al. Cardiovascular respouse to severe head injury[J] .J Neuresurg, 1983, 59(3):447.
6 杨丽萍.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9(01).
7 方鹤松,段恕诚,于卫力,董宗祈,胡皓夫,赵祥文,叶瑞云,陈绍潞,虞爱华,关德华.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临床儿科杂志,1992(04).
8 周荣,李俊山,周晟,王志剑.危重病人血清组织释放酶的观察[J] .急诊医学,1998,7(3):165-167. 被引量:5
9 方鹤松,魏承毓.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被引量:2231
10 冯小伟,郭德兴,魏海波,王灵,杨金桃.小儿危重病评分与血清酶学改变[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305-30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1 章国忠,潘继豹,李晓菊.肌钙蛋白I测定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意义[J]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400-400. 被引量:18
2 魏惠兰,毛周红.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J] .四川医学,2005,26(9):962-962. 被引量:2
3 叶明伟,梅瑰.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65例临床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57-57. 被引量:1
4 高顺利.血清酶的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意义[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1):124-125.
二级引证文献21
1 王斌,封志纯.重症轮状病毒感染[J]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44-346. 被引量:34
2 包忠宪,李晓东,吴日勉,丘小山.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58-1259. 被引量:23
3 王华芳,阮飞,周海燕.轮状病毒性心肌损害治疗方案探讨[J]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4):251-252. 被引量:2
4 方静,林海玲,蔡莹,刘晟.轮状病毒肠炎并发高渗性脱水38例诊治体会[J]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30-31.
5 李江书.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30例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59-3260.
6 唐铭.轮状病毒感染心肌酶学改变[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57-58. 被引量:1
7 洪美珍.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09,28(33):82-82. 被引量:1
8 王玲平,肖亚,王秋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 .西部医学,2010,22(1):80-81. 被引量:12
9 李卫东.婴幼儿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的多器官损害与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137-138. 被引量:1
10 姜小云.心肌酶谱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126-126. 被引量:1
1 周光祖,高光生.霍乱198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2):107-108. 被引量:2
2 单洁,马琳,任艳,徐红双,田霖琳.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9):1262-1263. 被引量:4
3 张庚,鲍聪.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69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 .临床荟萃,1993,8(21):985-986. 被引量:4
4 欧阳天成,杨精华.急性白血病并败血症4例临床分析及治疗[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6,6(1):53-53.
5 柯蕾,何宗保,刘玲,李蕾.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07例临床分析及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1999,27(4):41-41. 被引量:1
6 于晓静,王晓梅.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临床分析及治疗[J] .医师进修杂志,2002,25(4):38-38.
7 郑亚莉,郑贤文,宋泽开.多系统器官衰竭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附45例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1996,18(5):262-264.
8 卢积良.168例肝硬化临床分析及治疗腹水体会[J] .浙江实用医学,1998,3(3):24-25.
9 戴立群,李全文,鞠录彩.支气管哮喘1576例临床分析及治疗观察[J] .潍坊医学院学报,1997,19(1):68-69.
10 陈碧华.12例蚕豆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 .贵州医药,2000,24(9):555-55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