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
4
Leaf Culture and Fast-propagation of 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三倍体毛白杨嫩叶进行组培快繁 ,以附加NAA的MS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 ,可产生大量胚状体细胞 ,转接培养后能形成组培苗。组培苗在MS +IBA0 .2 5mg L + 0 .5 %碳粉的培养基上 2 0d左右开始生根 ,经过炼苗处理 。
作者
陈甘牛
安雪琴
王福宾
机构地区
烟台市林科所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5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叶片培养
快速繁殖
愈伤组织
脱分化
离体培养
分类号
S792.1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1
孔祥生,张妙霞,张益民.
柿树的叶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34(3):203-204.
被引量:7
2
(加)O·L·盖博格 钱迎倩(译).植物组织培养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3
联邦德国J·Reinert 龙瑞麟(译).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实验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
邱奉同,吴峰.
酸枣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2):129-12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3
1
师校欣,杜国强,马俊莲,高仪,王蕾.
磨盘柿离体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及不定芽诱导[J]
.果树学报,2004,21(4):376-378.
被引量:10
2
代丽,刘孟军,王玖瑞,周俊义.
酸枣组培快繁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2):19-22.
被引量:13
3
王娜,赵锦,刘孟军,秦子禹,代丽.
四倍体冬枣和酸枣组织培养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5):48-51.
被引量:1
4
代丽,王玖瑞,刘孟军,赵锦,周俊义,刘晓光,刘彩霞.
酸枣组培快繁的影响因素[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26-28.
被引量:7
5
刘月英,马俊莲,唐霞,宋春丽.
磨盘柿无节茎段不定芽的再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15-2117.
被引量:1
6
刘月英,马俊莲,唐霞,宋春丽.
柿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618-621.
被引量:5
7
刘彩霞,代丽,刘孟军,赵锦.
酸枣组培苗的生根及移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176-179.
被引量:5
8
代丽,赵锦,刘孟军.
四倍体酸枣组培苗移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159-163.
被引量:5
9
石晓云,王僧虎,张雪辉,唐蕊.
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07-7608.
被引量:3
10
高焕章,鲍新梅,艾天成.
柿树硬枝扦插试验初报[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1):16-1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9
1
林如青,孙端,李月英.
甜叶悬钩子茎尖微繁技术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25-27.
被引量:3
2
伍成厚,何业华,谢碧霞,胡芳名.
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J]
.果树学报,2004,21(6):609-611.
被引量:13
3
刘岩,钟云,杨护,许林兵.
菠萝良种苗木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55-57.
被引量:5
4
韩磊,汪旭东,吴先军,张红宇.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种子,2005,24(1):38-43.
被引量:36
5
曹坚,倪宏正,周峰.
早春大棚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J]
.中国种业,2005(1):44-44.
被引量:2
6
周小云,计巧灵,刘亚萍.
东方旱麦草胚状体诱导和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1):68-70.
被引量:1
7
陈芳,马显达,陈娟,左显东.
北美红杉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1):102-105.
被引量:18
8
程振东,卫志明,许智宏.
根癌农杆菌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9):657-663.
被引量:94
9
夏镇澳.
植物组织培养与农业[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1):62-64.
被引量:35
10
卜学贤 陈维伦.试管植物的玻璃化现象[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5):13-18.
引证文献
4
1
邓年方,王义强.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类型综述[J]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1):41-44.
被引量:11
2
李静,李志兰,梁海永,杨敏生.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4):48-52.
被引量:5
3
唐翠.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3):23-24.
4
孟永红,李燕玲,杜克久.
楸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河北林果研究,2004,19(2):101-104.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吴丽华,王军辉,林娟.
楸树植物资源的研究概况[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28(1):91-96.
被引量:36
2
焦志华,唐伟,刘亚辉,郭凯,战世琳,彭丹玲.
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5):41-42.
被引量:2
3
彭方仁,郝明灼,梁有旺,王列富.
我国楸树种质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J]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6):1-5.
被引量:9
4
韩创举,杨培华,樊军锋,谢斌,刘永红.
楸树组培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80-81.
被引量:33
5
杨玉珍,王顺财,彭方仁.
我国楸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3):4-7.
被引量:60
6
王慧霞,王永伟,何松林,李高燕.
观赏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20-5322.
被引量:3
7
于桂凤,孙艳香,常世民,曹存,李晓晖.
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三倍体毛白杨高效再生体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13979-13980.
被引量:2
8
傅玉兰,费鹏飞,刘小云.
楸树试管丛生芽继代增殖影响因素的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1):95-98.
被引量:6
9
徐志福,李笑,徐刚,牟豪杰,汪一婷,吕永平.
植物快繁数字化模型与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构建[J]
.浙江农业学报,2008,20(6):461-466.
被引量:1
10
李维林,李海燕,王小敏,吴文龙.
黑莓和树莓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3):9-14.
被引量:11
1
马建成,陈永辉.
徽县礼品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5,36(3):44-45.
2
邰晓贤,李艳红.
地膜早熟甘蓝复种菜豆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04(1):22-22.
3
王世福.
中梨一号梨在杭州地区的引种表现[J]
.中国林副特产,2005(5):15-16.
被引量:1
4
潘丽娜,黄丽丽,潘启城,梁美旋.
田东县火龙果栽培管理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24):97-98.
被引量:1
5
胡金甲,曹晓霞.
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15-115.
被引量:2
6
奚茂德,朱华翠,唐志平,陈万友.
西兰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8):90-90.
被引量:3
7
毛子清.
秋花椰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175-175.
被引量:2
8
李冬青,王长英.
劈摘芹菜无公害生产技术[J]
.农民科技培训,2004(11):16-16.
9
贺锡堂,孙丰宝.
日光温室豇豆早春茬栽培技术[J]
.吉林蔬菜,2005(3):11-12.
10
高雷,赵卫国,莫东发,成正,张正伟,罗凤霞,崔文山.
红掌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技术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1):23-24.
被引量:8
山东林业科技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