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参考文献11
-
1赵洪礼,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0年,11卷,233页
-
2张永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19卷,153页
-
3李德春,中华病理学杂志,1990年,19卷,116页
-
4杨一平,中华病理学杂志,1990年,19卷,38页
-
5赵勇,中华病理学杂志,1990年,19卷,42页
-
6侯岩,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20卷,11页
-
7李奇芬,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17卷,405页
-
8陈梅龄,中华病理学杂志,1989年,18卷,178页
-
9戴益民,中华医学杂志,1989年,69卷,625页
-
10蔡良琬,核酸研究技术.上,1989年
-
1王红,俞守义,赵敏,吴敏,吴爱军.产毒性大肠杆菌的RAPD鉴定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1997,9(3):198-200.
-
2邢淑贤,杨贵贞.不同生物素检测系统在核酸分子杂交检测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2,26(1):7-9. 被引量:1
-
3祁自柏,米山彻夫.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中宿主细胞DNA的检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9,9(4):255-257.
-
4牛美娟,王玉兰,郭彩玲,李绍贤.用脱脂奶粉代替小牛胸腺DNA进行核酸分子杂交[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0,24(6):438-439. 被引量:1
-
5朱雄增.分子医学时代的外科病理学[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3-4. 被引量:5
-
6赵凤云,孙锐,章明放.骨组织脱钙后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的经验[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4):574-575.
-
7刘静.基因诊断在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84-85.
-
8王朝兰,姚湧,王业梅.弓形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27-29. 被引量:2
-
9胡莹,陈端.AmpC酶及其分子生物学检测[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32(2):72-75. 被引量:3
-
10杨松,黄复生,段建华.斯氏按蚊PPO1基因克隆及其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5):321-32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