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园是近年来秦汉考古、艺术史的关注热点,刘贺与嗣子刘充国的墓葬内棺中各出土一床由琉璃片编缀而成的琉璃席,当时即颇引人注目。2017年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中也出土一床相似的琉璃席,接连三件相似的文物出土,使西汉的琉璃葬具等问题得到再次开展的空间。这些琉璃片上的纹饰,与过去出土的琉璃玉衣、面罩的琉璃片风格十分相似,应属同一类葬具。为了厘清海昏侯墓中使用琉璃席的原因,并了解琉璃葬具在西汉礼仪制度中的意义,本文先以战国时期的琉璃制品说明当时中国已有制作精美平板琉璃的能力。接着,再梳理西汉时期出土片状琉璃葬具的墓葬,对其形制、墓主人的身份加以整理,认为琉璃葬可能是西汉玉敛葬制度中较低等的一种葬具,并且,琉璃葬具可能也有等级之分。最后,再回到文献中对海昏侯刘贺废位之后的记载,以此说明为何海昏侯父子只能用次一等的琉璃席,而无权使用玉衣随葬。
出处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4-12,共9页
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