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抗战遗址遗迹研究概论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黑龙江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保留下来的各类抗战遗址遗迹是研究黑龙江抗战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弘扬抗战精神,挖掘抗战文化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宝贵资源。应从黑龙江抗战遗址遗迹的价值、内容、意义等方面论述开展黑龙江抗战遗址遗迹保护研究的重要意义。
作者
王冰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7,共3页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ZSE434)《黑龙江抗战遗址遗迹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抗战遗址遗迹
抗日战争
黑龙江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关庆凡,崔建伟,于耀洲.
黑龙江西部侵华日军战争遗址的调查与保护[J]
.学术交流,2012(S1):236-238.
被引量:3
2
车霁虹.
东北边境日本关东军要塞的历史与现状考察[J]
.北方文物,2008(3):98-103.
被引量:2
3
潘洵.
重庆抗战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6):55-60.
被引量:22
4
李建平.
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研究概论——《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
.文化与传播,2015,4(5):7-1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中日联合虎头要塞遗址调查团中方调查团.
旧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遗址[J]
.北方文物,1995(1):40-44.
被引量:1
2
对日本关东军“满”苏国境阵地的初步考察与研究[J]
.北方文物,1995(3):15-27.
被引量:3
3
胡凤斌,靳维柏,孙桂娟,李云桥.
中苏边境部分侵华日军军事防线遗址的考察报告[J]
.北方文物,2001(3):84-89.
被引量:2
4
阮仪三 王景慧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
重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1996.
8
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7日公布)[J].重庆历史与文化,2000,(4).
9
发展战略[A].重庆市遗产战略规划办公室.重庆文化遗产战略总体规划:卷一[M].1999.
10
重庆文化遗产战略总体规划办公室.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Z].2000.
共引文献
29
1
刘禄山.
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利用[J]
.南方文物,2005(1):118-122.
被引量:1
2
贾鸿雁.
焦点与走向: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研究的思考[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6):916-919.
被引量:5
3
叶楠,郑敬东.
重庆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6):70-74.
被引量:1
4
何林.
近代重庆优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J]
.重庆社会科学,2010(6):73-78.
被引量:1
5
郭海成.
抗战文化资源与重庆城市精神的凝练[J]
.学习月刊,2010(12):95-96.
6
陶璐,胡松.
试论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4-18.
被引量:5
7
艾智科.
中国抗战历史文化研究述评[J]
.重庆社会科学,2012(6):106-113.
被引量:2
8
雷娟.
刍议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7-18.
被引量:1
9
蒋宇.
重庆历史遗存文脉传承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5):152-156.
被引量:2
10
黄文.
四川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与发展模式[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5):34-3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谢忠强.
山西抗战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旅游宣传与开发[J]
.社会科学家,2021,36(1):61-67.
被引量:10
2
杜春兰,李燕.
重庆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5):10-14.
被引量:14
3
郭璇.
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28(4):24-31.
被引量:11
4
苏智良.
抗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战线,2015(7):75-78.
被引量:3
5
李建平.
西部地区抗战遗址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建议——《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中华文化论坛,2015(12):14-20.
被引量:3
6
沈旻,沈岚.
衡阳保卫战的悲剧英雄方先觉[J]
.中国档案,2015,0(10):72-73.
被引量:2
7
方程,李菁,杨波.
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7,32(7):22-30.
被引量:8
8
李和平,王卓.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抗战遗产廊道体系探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7):86-93.
被引量:17
9
金恒薇.
沈阳抗战遗址遗迹的划分与特点研究[J]
.兰台世界,2017(23):91-93.
被引量:2
10
朱赛鸿,刘佳鸣.
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教育性——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罗斯福纪念公园为例[J]
.美术大观,2018(5):108-10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杨丽艳,张萌.
论龙江红色文旅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策略[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66-69.
被引量:4
2
石瑜,唐勇,赵双,张俊杰.
中国国家级抗战纪念景观类型划分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39(7):88-95.
3
邵楠.
哈尔滨地区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发掘、保护及利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8):44-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晓宇.
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177-180.
2
王海峰,王冬,刘鑫,吕强,蒋美馨,杨浩.
龙江红色文化融合冰雪创意设计专项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2022,54(4):200-203.
3
王海峰,唐晔,杨浩,蒋美馨,陈元申.
融合创新冰雪雕塑在红色文化中的应用研究——以龙江森工红色冰雪文化科创项目为例[J]
.林业科技情报,2023,55(3):160-163.
被引量:1
4
司警涛,王冠鑫.
黑龙江省东北抗联遗址遗迹重要价值研析[J]
.世纪桥,2024(21):7-10.
5
覃银杉,罗小倩,吴紫钰,黄春红,白建锋.
东兰县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研究[J]
.山西农经,2025(3):8-10.
1
讲好“四个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J]
.中国火炬,2018,0(8):6-7.
2
陈玲.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途径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189-190.
被引量:11
3
缪磊.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文化学刊,2018(10):145-147.
被引量:2
4
上海市宝山区委统战部.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展开统战工作[J]
.中国统一战线,2018,0(10):51-52.
5
刘珍珍.
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对新生代员工的激励作用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36(5):53-57.
被引量:2
6
周明燕.
以儒家思想构建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精神[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8(5):125-127.
7
辛晓瑞.
做好国防教育这篇大文章[J]
.国防教育,2018,0(10):6-7.
8
苏世奇,李晓艳.
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相关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21):140-141.
9
师小娥.
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教育,2018(19):91-91.
被引量:10
10
王丽.
探讨辽宁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火炕”文化[J]
.山西建筑,2018,44(33):1-2.
北方文物
201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