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杂交油菜宁杂3号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3-44,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
1陈新军,戚存扣,高建芹,伍贻美.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1,29(1):29-30. 被引量:48
-
2房金钺,王新华,张瑞琴,季自富.优质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5(1):52-53. 被引量:3
-
3陈俊才,范正辉,黄秀芳,袁志章,谢吉新,孙建玉,屠美英,王洁.油菜宁杂3号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和施肥量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0,28(6):25-26. 被引量:2
-
4吴晓卫,王均佩,孙红芹,单忠德.沿海滩涂杂交油菜优质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9):128-130. 被引量:1
-
5程云辉.优质高产夏季牧草新品种——宁杂3号美洲狼尾草[J].农家致富,2000(5):15-16.
-
6相震,樊继贵,周明堂,朱新传.宁杂3号狼尾草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2(12):24-24.
-
7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J].种子,2004,23(5):59-62. 被引量:21
-
8王石麟,林昌明,于宝富,吴中华,唐进.无公害食品 优质“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5):27-27.
-
9顾炳朝,徐志宇,郭盛业,杨金龙,陈笃江,陈良根,颜伍保.油菜宁杂1号稀植栽培研究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1999,27(5):27-29. 被引量:1
-
10冷锁虎,杨光,陈秀良,邵锦松,施明勇.甘蓝型油菜苗期不同部位叶含氮量差异的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38-4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