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大学生个人信用的缺失及其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诚信”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 ,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信用危机” ,其中大学生的信用缺乏尤其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加强大学生的信用教育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 ,形成良好的自律精神和他律约束机制 。
作者
金理奏
林智秀
机构地区
温州医学院学生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温州市支行
出处
《兰州学刊》
2002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信用监督体系
大学生
诚信教育
信用体系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32
1
张海燕.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2-84.
被引量:3
2
吴漂生.
浅论高校学生读者的权益与保护[J]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3):115-117.
被引量:11
3
赵云.
从澳大利亚公众投诉谈我国的读者维权[J]
.传媒观察,2004(7):42-42.
被引量:2
4
宋希仁.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J]
.道德与文明,2000(3):4-7.
被引量:58
5
吴漂生.
维权意识与提升读者服务质量[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34(3):38-39.
被引量:7
6
王泽应.
论诚信[J]
.精神文明导刊,2005(3):52-54.
被引量:3
7
林莉.
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16(2):83-85.
被引量:43
8
张志华,黄婷婷.
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62-164.
被引量:13
9
沈祖芸.大学生应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N].中国教育报,2002-03-27.
10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引证文献
8
1
李忠诚.
试析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
.科技风,2008(19):142-142.
2
孙晓华.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其教育对策[J]
.理论界,2004(5):148-149.
被引量:7
3
毕玉修.
图书馆读者维权辨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1):22-24.
被引量:1
4
董增云.
论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J]
.当代教师教育,2004(S1):194-196.
5
何小春.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双重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09(5):92-95.
被引量:1
6
顾志勇,肖甫青.
大学生信用教育模式研究——一种基于社会控制视角的研究和分析[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7):110-112.
被引量:1
7
刘璐.
诚信教育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9X):41-42.
8
廖志诚,林似非.
论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0-64.
被引量:41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朱新龙.
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探析及对策[J]
.河南农业,2008(2):40-41.
被引量:3
2
关立新,杨广柱,胡振江.
试论综合性大学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6):148-150.
3
庞志华.
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其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1):184-185.
被引量:1
4
韩奕.
浅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7(36):222-224.
被引量:4
5
甘开鹏.
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革新与完善——基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61-62.
被引量:2
6
董怀岩.
诚信教育与高校贫困生资助[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65.
被引量:2
7
贾少华.
民办高校自我形象塑造中的诚信[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9):128-129.
被引量:2
8
陈春琳,薛勇.
塑造健康人格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2):134-136.
被引量:3
9
王文重.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1):102-104.
被引量:2
10
薛勇,陈春琳.
加强诚信教育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30-33.
1
姜波.
如何让助学贷款火起来[J]
.商业研究,2004(6):113-115.
2
邓晓海.
对实施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思考[J]
.经济师,2003(7):218-218.
被引量:4
3
崔洁.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信用问题研究[J]
.现代交际,2011(3):9-10.
4
周振华,颜廷亮.
试论助学贷款与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J]
.大观周刊,2011(44):59-59.
5
推荐信——申请中的变数:美国留学申请全程剖析之三[J]
.海外求学,2003(15):54-57.
6
朱立梧.
中美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及启示[J]
.科教文汇,2010(2):173-174.
被引量:3
7
龚映杉.
个人信用——推行国家助学贷款遭遇的难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40-40.
被引量:18
8
赵方.
浅谈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2):79-80.
被引量:3
9
李想.
自主招生怎么自主?[J]
.求学,2003(10):38-38.
10
林伟.
《加强大学生信用教育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2(5):8-8.
被引量:1
兰州学刊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