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经衰弱与其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神经衰弱是一种久已存在于人类的临床综合征,中国古代医籍中就有一些与神经衰弱相关症状群的记载。尽管1869年George Miller Beard首次创用神经衰弱一词(neurasthenia)并作出诊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时才出现神经衰弱,或许神经衰弱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同样久远,只是人们认识较晚而已。 一、概念的变迁 Beard提出神经衰弱时。
作者
王国强
张亚林
机构地区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精研所
出处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2000年第2期126-128,121,共4页
关键词
病因
患病率
症状
诊断
治疗
神经衰弱
分类号
R749.7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杨德森.神经衰弱与相关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10:307-307.
2
Gray M. Neurons. Reihold Co. Van Nostrand 1978 : 207.
3
四川医学院精神科.神经衰弱的病因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0,6:102-102.
4
沈渔村.精神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61.
5
富景春,闫文瑛,李易庭,王文瑞,白永贵.
内蒙古高校学生神经衰弱10年调查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2):120-122.
被引量:1
6
向孟泽.12地区神经症流行学调查[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2):87-87.
7
杨德森,张亚林.神经衰弱(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426~434.
8
黎凡.
兰州地区4868名大学生神经衰弱调查报告[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5):229-230.
被引量:35
9
韦学斌,崔斌,牛飞,张克民,郑明善,王世纪,陈幼军,刘恒芬,张允慈,王天祥.
高校学生神经衰弱患病状况的调查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19(2):80-82.
被引量:6
10
范肖冬等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5~13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林宗义.
台湾社会变迁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三个社区15年的随访比较[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2):65-71.
被引量:3
2
黎凡.
兰州地区4868名大学生神经衰弱调查报告[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5):229-230.
被引量:35
3
韩岭,杨德森.
机械工业人群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2):55-58.
被引量:5
4
许又新.神经衰弱概念的历史[J]江苏医药,1988(02).
5
陈向一,杨德森.中外学者对神经衰弱概念认识和应用的异同[J]江苏医药,1988(02).
6
钟友彬.抑郁症和神经衰弱[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02).
7
陈向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对神经症认识的概况[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02).
8
张磊,江开达,单怀海.神经衰弱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5(06).
9
杨德森.神经衰弱与有关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05).
10
杨权,杜荣玉,刘协和.按照DSM-Ⅲ对50例神经衰弱再诊断[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02).
共引文献
65
1
高成阁,王友平,谭新,亢万虎.
ANALYSIS OF PSYCHOLOGIC HEALTH ST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LLEGE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SHAANXI PROVINCE[J]
.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2000(2):168-171.
2
唐云翔,陈兴时.
焦虑障碍的脑电生理学研究进展[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7(1).
3
路英智,郭洪续,董汉振,吴英丽,祝强.
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认知电位P_(300)的比较[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6,3(3):157-159.
被引量:2
4
邢建辉,程立锋.
高校新生的挫折教育[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2):80-81.
被引量:2
5
谭友果,黄问一,陈勇,罗毅平,刘成文,刘勇,刘均富,场明甫,朱佩雷.
569例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卫生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S1):100-101.
6
陈家麟.
关于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两点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120-123.
7
权朝鲁,殷荣生.
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7(5):53-55.
被引量:7
8
刘启珍,任训学,陈礼志,杨先慧.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报告[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1):72-75.
被引量:1
9
徐莲芝,傅杰.
心理保健是中专健康教育的重点──520名在校中专生心理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1994,10(10):35-36.
被引量:1
10
刘效巍,许晶,陈兴时.
焦虑症患者VEP及AEP临床研究[J]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4,13(4):213-215.
被引量:1
1
王文菊,霍素芬.
论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归属[J]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1997,3(3):157-158.
被引量:2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