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知行范畴的逻辑发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正】 知行范畴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认识论问题,是历代思想家们所普遍关注和争论不休的范畴。它和哲学上的其他许多重要问题一样,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
作者
陶侃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5-80,共6页
Journal of Shaox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关键词
知行范畴
知行观
知先行后
知行合一
知行统一
知行关系
知行学说
王阳明
唯物主义
社会实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
1
邓启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第1辑)?尚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程颢.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
孙中山.建国方略[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4
胡适.胡适文集卷五?人权论集?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评述/58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李永乐,陈琰玺.
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的现代意义[J]
.船山学刊,2007(4):189-191.
被引量:3
7
白炜.
践履思维: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J]
.社会科学家,2010,25(8):123-126.
被引量:3
8
熊娟.
基于学习领域的高职教育学习情景设计及实践[J]
.职教论坛,2010,26(30):56-59.
被引量:10
9
周丰堇.
孙中山“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3):15-17.
被引量:1
10
方旭东.
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J]
.社会科学,2012(5):131-137.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刘容.
管理学视角下知行难易关系之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1):189-191.
2
朱伟芳.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行合一”教学之道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3):196-200.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吴素素.
应用技术型大学“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刍议[J]
.文教资料,2018(26):172-173.
被引量:1
2
付丽,党美珠,申晓琳,高雪琴.
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农产品加工,2019(7):98-101.
被引量:1
3
吴渝,陆先鹏.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构建分析[J]
.教学研究,2019,42(3):48-53.
4
曹跃兴.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工作自治组织建设的思考[J]
.文理导航,2019,0(19):66-67.
5
刘惠芹,王金凤.
高职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育人激励机制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9,21(7):18-22.
被引量:7
6
马艳萍,崔市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研究[J]
.湖北农机化,2019(20):107-108.
被引量:4
7
张红英,欧阳八生.
模具卓越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模具工业,2020,46(2):75-79.
被引量:7
8
唐艳.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领域研究可视化分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4-57.
9
吴旭.
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的三大课程与四重保障[J]
.新课程研究,2020(17):3-4.
10
李欣怡.
基于校企合作影视工作室的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育人探析[J]
.河北画报,2020(10):126-127.
1
陶侃.
论知行范畴的逻辑起点[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77-83.
2
解成.
王夫之“行先知后”说质疑[J]
.天津师大学报,1985,5(1):34-37.
3
衷尔钜.
论程朱唯心主义体系中的“气”和“知行”概念[J]
.中州学刊,1985(2):56-61.
4
杨育光.
论孙中山的知行学说[J]
.求是学刊,1980,7(3):88-92.
被引量:2
5
谭双泉.
王船山论知与行[J]
.江汉论坛,1962(12):18-25.
被引量:1
6
钟健夫.
颠倒“知行”关系——谈文人下海的“毛病”(2)[J]
.深交所,2002(09M):35-36.
7
傅云龙.
“知先行后”与“知行合一”异同论[J]
.中州学刊,1982(5):23-26.
被引量:1
8
苗润田.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儒家知行学说的现代思考[J]
.哲学研究,1999(11):63-68.
被引量:2
9
刘兴邦.
王守仁“知行合一”说小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9(4):60-65.
10
习文.
“一叶知秋”[J]
.中国社会科学,1983(5):164-165.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