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法学科学主义倾向之反思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科学主义与法学科学知识的来源是什么?长期以来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争论以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和穆勒的英国经验主义为代表,认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泉是观察,而另一种争论以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者为代表,认为知识的最终源泉是对清晰明确的观念的理智直觉。两种争论有一个共同特点。
作者
陈晖
机构地区
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
出处
《刑事法评论》
2006年第2期166-181,共16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刑法学研究
法哲学
陈兴良
本体刑法学
英国经验主义
中国刑法学
正义问题
刑事实证学派
司法解释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9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方泉.
略论刑法学研究中的“事”与“器”[J]
.中外法学,2006,18(2):200-208.
被引量:3
2
苏彩霞,刘志伟.
混合的犯罪概念之提倡——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J]
.法学,2006(3):81-91.
被引量:36
3
陈兴良.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J]
.法学,2005(4):3-7.
被引量:27
4
陈兴良.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J]
.法学研究,2005,27(2):38-56.
被引量:146
5
邱兴隆.
一个半公正的司法解释——兼与苏力教授对话[J]
.法学研究,2004,26(6):69-80.
被引量:23
6
储槐植.
再说刑事一体化[J]
.法学,2004(3):74-80.
被引量:189
7
何柏生.
法律与作为西方理性精神核心的数学理性[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4):20-33.
被引量:19
8
苏力.
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J]
.法学,2003(8):3-29.
被引量:174
9
白建军.
同案同判的宪政意义及其实证研究[J]
.中国法学,2003(3):133-142.
被引量:59
10
储槐植.
刑法存活关系中──关系刑法论纲[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2(2):40-47.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29
1
苏力.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57-71.
被引量:196
2
梁根林.
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中)——反思与展望[J]
.中外法学,1999,11(3):1-13.
被引量:36
3
王世洲.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
.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4
贺卫方.
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7(6):116-129.
被引量:278
5
李立众,柯赛龙.
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54-61.
被引量:31
6
陈兴良,刘树德.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正[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6):92-101.
被引量:44
7
樊文.
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9
8
朱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
.比较法研究,1998,12(1):68-74.
被引量:92
9
贾宇,林亚刚.
犯罪概念与特征新论[J]
.法商研究,1996,14(4):31-36.
被引量:15
10
张文,杜宇.
刑法视域中“类型化”方法的初步考察[J]
.中外法学,2002,14(4):421-432.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698
1
喻海松.
偷渡犯罪刑法规制的理念调适与实务展开——以《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为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23(3):147-160.
被引量:6
2
时延安.
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法学的一体化[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40-55.
被引量:6
3
彭文华.
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体系定位与本土设计[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4):140-156.
被引量:28
4
丁亮华.
新时代司法改革的逻辑展开与路径思考[J]
.中国法学,2023(3):225-245.
被引量:10
5
叶良芳.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企业合规制度的本土化构建[J]
.政法论丛,2023(2):113-123.
被引量:17
6
陈俊秀.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入罪机理与法益厘清[J]
.刑事法评论,2024(1):530-543.
7
杨军.
刑法上等置判断的方法论基础[J]
.刑事法评论,2023(1):185-204.
8
汪雪城.
在实践与理论之间: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新论[J]
.刑事法评论,2022(1):228-251.
9
李勇.
破除刑事法研究的三重藩篱——读邓子滨《刑事诉讼原理》[J]
.刑事法评论,2021(1):25-39.
被引量:1
10
沈海平.
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初论——以定罪量刑为中心[J]
.刑事法评论,2018(1):36-81.
1
高明亮.
论比较法学中的价值理性[J]
.比较法研究,2006,20(5):1-13.
被引量:4
2
吴国振.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宪政建设进路[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2):45-48.
3
杨建军.
刑事错案刍议[J]
.中国检察官,2011(15):7-9.
4
刘军宁.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J]
.北京观察,1998,0(10):36-36.
被引量:2
5
刘静坤.
美国联邦调查局战略规划[J]
.人民公安,2009(2):51-53.
6
刘军宁.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J]
.山东人大工作,1999,0(3):52-52.
7
张训.
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1):233-239.
8
曲新久.
刑法哲学的学术意义——评陈兴良教授从《刑法哲学》到《本体刑法学》[J]
.政法论坛,2002,20(5):151-154.
被引量:6
9
外刊摘要[J]
.环球人物,2011(13):8-8.
10
罗尔夫.克努特尔,涂长风.
古代罗马法与现代法律文明[J]
.北大法律评论,2001,2(2):623-644.
刑事法评论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