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人口流动对村级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口流动产生了人口流出的村庄和人口流入的村庄 ,这两类村庄因为人口流动的方向不同 ,而具有十分不同的特征。一般情况下 ,人口流入村庄较人口流出村庄更容易建立村庄共同体意识和对村庄未来生活的稳定预期 ,从而更容易建构起村庄的历史感。这就构成了人口流入村庄较人口流出村庄优越的村级治理基础 。
作者
贺雪峰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与政治稳定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村民自治
村庄秩序
历史感
治理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14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52
参考文献
2
1
贺雪峰,何包钢.《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未刊稿).
2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共引文献
23
1
李伟.
论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村村民自治的影响[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2):92-95.
被引量:4
2
钟海,陈晓莉.
农村人口流动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对策[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6):66-69.
被引量:19
3
汪国华.
新生代农民工交往行为的逻辑与文化适应的路向[J]
.中国青年研究,2009(6):39-43.
被引量:16
4
张丽琴,陈荣卓.
人口流动状态下村委会职能的实施困境[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6.
被引量:3
5
赵谦.
流出地村民自治困境及解决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39-12740.
6
刘亚平,刘琳琳.
农民流动的现实图景与前景展望——以M村农民流动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7-12.
7
钱燕.
“后乡村精英”时代与新农村建设[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1(3):139-142.
8
严静.
海西农村扶贫与乡村文化精英的契合与互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7-10.
被引量:7
9
孔小明.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与对策[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40-43.
被引量:5
10
徐徐.
浙江丽水莲都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6):28-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14
1
王久高.
村民流动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72-74.
被引量:3
2
王文昌.
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J]
.历史研究,1993(2):96-107.
被引量:15
3
卢福营.
农民流动:嵌入村民自治的新变量——浙江省奉化市庄家村调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2):21-26.
被引量:13
4
王金玲.
市场化对农村女性价值地位的改建──以经济学为视角,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学刊,1999(3):84-90.
被引量:6
5
卢福营.
能人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和转换[J]
.社会科学,1999(9):59-62.
被引量:10
6
赵惠,黄浩.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规模经济[J]
.贵州社会科学,1998(1):42-46.
被引量:11
7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60-73.
被引量:205
8
张为民,李希如,叶礼奇,谢庚,胡英.
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1998(57):2-18.
被引量:39
9
李克强.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J]
.中国社会科学,1991(3):65-82.
被引量:101
10
折晓叶,陈婴婴.
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中间”形态[J]
.社会学研究,1997(6):37-45.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
28
1
李伟.
论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村村民自治的影响[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2):92-95.
被引量:4
2
徐增阳,甘霖.
“民工潮”背景下的村民自治研究述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32-36.
被引量:3
3
马昊,姚尚花.
吴庄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难题——鲁西南一村落调查[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5):26-27.
4
马昊.
新农村准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分析——以鲁西南地区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6):24-25.
5
马昊.
鲁西南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难题——基于吴庄村的调查[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4-16.
6
马昊.
集体行动困境下的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5(1):28-31.
被引量:2
7
赵谦.
流出地村民自治状态之双视角解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33-6534.
8
陈海燕,黄报远.
东莞流动人口变化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31(1):63-64.
被引量:5
9
邵海.
农民就业结构变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与制度回应[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00-105.
被引量:1
10
张文政.
基于社会流动背景下的西北民族地区乡村社区管理研究[J]
.西北人口,2014,35(1):109-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2
1
秦国庆,杜宝瑞,贾小虎,马恒运.
工程确权能否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善治——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多期双重差分检验[J]
.中国农村经济,2021(2):59-81.
被引量:26
2
杜焱强,刘诺佳,陈利根.
农村环境治理的农民集体不作为现象分析及其转向逻辑[J]
.中国农村观察,2021(2):81-96.
被引量:57
3
卢克玲,赵万里.
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公共事务的转向及其治理[J]
.探求,2023(3):64-73.
被引量:1
4
孟庆渡.
农村社区治理中“积极青年”何以形成?[J]
.当代青年研究,2022(6):30-38.
被引量:9
5
蔡起华.
社会信任视角下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2020,0(2):57-63.
6
王思雅,孙九霞.
旅游礼物馈赠中的日常社会关系再生产[J]
.旅游学刊,2021,36(5):105-117.
被引量:5
7
陶慧,张梦真.
乡村遗产旅游地“三生”空间的主体价值重塑——以广府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2021,36(5):81-92.
被引量:25
8
张思阳,罗宇,谢先雄,孙丹,赵敏娟.
基于TPB-PMT理论的农户休耕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5):61-68.
被引量:7
9
贺东航.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100-105.
被引量:51
10
周绍宾,王友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共同社会行动——以重庆三个村的抗旱行动为例[J]
.农业考古,2008(3):86-89.
1
李双兵.
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乡村自治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9X):303-304.
2
李静,于宏伟.
《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及其平衡[J]
.中国检察官,2012(2):38-40.
3
杨雪冬.
给官员稳定预期是吏治关键[J]
.领导文萃,2014,0(23):1-1.
4
贺雪峰.
税费改革与农村治理(笔谈)[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2):22-25.
被引量:1
5
张双山.
这个“家” 给“留守儿童”特殊的爱[J]
.公民导刊,2007(1):22-24.
6
李森.
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思考[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6(12):13-13.
7
马亮.
人口流出让农村治理“空心化”?[J]
.社会政策研究,2017(1):150-152.
8
关于荆州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J]
.工运研究,2014,0(23):31-31.
9
李艳.
扎根团场勤劳致富——记兵团劳动模范罗中全[J]
.兵团工运,2010(9):22-22.
10
徐晨光.
在新的"赶考"中交出优异的答卷[J]
.新湘评论,2014(17):43-45.
学海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