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生产力研究: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与渔业资源开发潜力
被引量:30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1年第12期55-69,共15页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41
1 刘鹏,周毅,王峰,张晓梅,刘炳舰,杨红生.浅水区(潮间带)滤食性贝类生物沉积的现场测定[J] .海洋与湖沼,2014,45(2):253-258. 被引量:3
2 魏皓,赵亮,冯士筰.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初级生产力变化的三维模拟[J] .海洋学报,2003,25(S2):66-72. 被引量:12
3 魏皓,赵亮,冯士筰.渤海碳循环与浮游植物动力学过程研究[J] .海洋学报,2003,25(S2):151-156. 被引量:8
4 王修林,孙霞,韩秀荣,祝陈坚,张传松,辛宇,石晓勇.2002年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及分布特征的比较[J] .海洋与湖沼,2004,35(4):323-331. 被引量:45
5 赵冬至,张丰收,杜飞,郭皓,赵玲.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藻类水体基线荧光峰高度与叶绿素α浓度关系研究[J] .高技术通讯,2004,14(5):68-72. 被引量:14
6 宋星宇,黄良民,张建林,尹健强,张俊彬,黄小平.大鹏澳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及N∶P值对其生长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2004,23(5):34-41. 被引量:12
7 孙军,刘东艳,王威,陈凯彪,秦玉涛.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J] .生态学报,2004,24(8):1643-1655. 被引量:51
8 刘荣成,洪志猛,叶功富,范少辉,崔丽娟,张建生.泉州湾洛阳江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75-78. 被引量:14
9 刘浩,尹宝树,林建国.海面溢油对流扩散的反向计算[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2):16-19. 被引量:10
10 高会旺,王强.1999年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数值模拟[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5):867-87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30
1 官文江,何贤强,潘德炉,龚芳.渤、黄、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J] .水产学报,2005,29(3):367-372. 被引量:29
2 丛丕福 ,牛铮 ,曲丽梅 ,王臣立 .利用海洋卫星HY-1数据反演叶绿素a的浓度[J] .高技术通讯,2005,15(11):106-110. 被引量:6
3 韩宇,姚维志.宝圣湖春季叶绿素的初步调查[J] .河北渔业,2006(1):58-60.
4 刘浩,尹宝树.辽东湾氮、磷和COD环境容量的数值计算[J] .海洋通报,2006,25(2):46-54. 被引量:19
5 张凯临,贺岩,李志刚.机载海洋激光荧光雷达叶绿素a测量性能模拟和初步机载实验[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5):790-794. 被引量:4
6 刘浩,尹宝树.一个可用于实时计算的太阳辐射模型[J] .海洋与湖沼,2006,37(6):493-497. 被引量:14
7 刘浩,尹宝树.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 Ⅰ.模型描述[J] .海洋学报,2006,28(6):21-31. 被引量:12
8 刘述锡,刘红,孙育红,林风翱.2004年春夏季河北海域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J]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1):67-70. 被引量:7
9 刘浩,尹宝树.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 Ⅱ.营养盐以及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J] .海洋学报,2007,29(4):20-33. 被引量:7
10 刘浩,潘伟然.营养盐负荷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模型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8,19(3):345-351.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415
1 张红会,朱爱意,王雪辉,袁华荣,臧能玮,陈丕茂.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3,23(11):51-54.
2 蒲炜佳,董世鹏,张东旭,于力业,谢宜成,徐羡,王芳,李由明.三疣梭子蟹池塘综合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中国水产科学,2022,29(4):549-561. 被引量:3
3 PAN Delu BAI Yan.Advances 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Ocean Color Remote Sensing in China (2004 - 2006)[J] .空间科学学报,2006,26(z1):46-55.
4 徐海军,凌去非,杨彩根,林建华,吴林坤,陆建明.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消除作用的初步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0,3(1):72-75. 被引量:22
5 KONG ShaoFei, LU Bing, HAN Bin, BAI ZhiPeng, XU Zhun, YOU Yan, JIN LiangMao, GUO XiaoYang & WANG Rui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mbient Air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Season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H_4,N_2O and CO_2 in Tianjin offshore are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53(8):1205-1215. 被引量:2
6 赵辉,张淑平.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叶绿素、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34(1):98-104. 被引量:18
7 叶曦雯,刘素美,赵颖翡,张经.东、黄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J]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3):265-269. 被引量:39
8 胡好国,万振文,袁业立.南黄海浮游植物季节性变化的数值模拟与影响因子分析[J] .海洋学报,2004,26(6):74-88. 被引量:26
9 苗向东.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与建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273-274. 被引量:1
10 刘冬燕,赵建夫,张亚雷,杨永川.富营养水体生物修复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2):177-183. 被引量:57
1 李新正,王金宝,王洪法,张宝琳.东海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英文)[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4):459-462. 被引量:29
2 李新正,于子山,王金宝,王洪法.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英文)[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6):702-705. 被引量:25
3 张堂林,崔奕波.鱼类生产力研究的方法与进展[J] .水产学报,1999,23(4):409-414. 被引量:2
4 龚志军,谢平,阎云君.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 .湖泊科学,2001,13(1):79-88. 被引量:76
5 王金辉,杨春旺,孙亚伟,杨元利.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次级生产力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13(2):24-28. 被引量:21
6 陈静,王昌斌,蒋万祥.2010年春季微山湖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265-268. 被引量:5
7 艾训儒,丁莉,王柏泉,徐伟声,谭监锡.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量、生物量、生产力研究[J] .林业科技,1998,23(4):7-9. 被引量:3
8 王俊,李洪志.渤海近岸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2002,23(1):23-28. 被引量:73
9 李森,范航清,邱广龙,石雅君,周如琼.海草生产力研究进展[J]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1):143-147. 被引量:4
10 动物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9,15(1):123-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