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实施要点探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松抗寒能力很强,黑龙江木兰年平均温度为1~3℃,适合红松的生长。红松是黑龙江木兰林场的主要树种,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但是,红松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存在导致红松木材质量受到影响。采取必要的防治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实施要点进行研究。
作者
赵超越
机构地区
黑龙江木兰县林业局东风林场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2期206-206,共1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红松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实施要点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苏雪娇.
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J]
.科学中国人,2014(4X):128-128.
被引量:5
2
陈宏伟,胡远满,常禹,布仁仓,刘淼,刘娜.
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1):119-127.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刘岩,梅洪君.
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
.林业科技通讯,1993(7):25-26.
被引量:4
2
韩瑞东,何忠,戈峰.
影响松毛虫种群动态的因素[J]
.昆虫知识,2004,41(6):504-511.
被引量:29
3
姜敏华.
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落叶松毛虫发生趋势[J]
.森林病虫通讯,1989(4):27-28.
被引量:4
4
詹新武,周世健.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1):24-27.
被引量:23
5
刘宽余,孟庆繁,王立纯,王志英,张国财,逢增和,王富,刘继明,马冬梅.
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22(2):1-5.
被引量:8
6
刘秀国,李明,赵东彬.
利用距平符号法预测落叶松毛虫发生[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3):37-40.
被引量:6
7
滕文霞,刘荣,胡立清,宋艳君.
利用生物制剂大面积防治落叶松毛虫的研究[J]
.林业科技,2005,30(4):25-27.
被引量:7
8
杨忠岐,谷亚琴.
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的卵寄生蜂(膜翅目:细蜂总科,小蜂总科)[J]
.林业科学,1995,31(3):223-232.
被引量:5
9
武红敢.
卫星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1995,8(2):24-29.
被引量:31
10
毕湘虹,王凤霞,徐光烈,徐志清,王峰.
应用气象因子预测落叶松毛虫的发生[J]
.林业科技,1996,21(2):43-4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5
1
郭安红,王纯枝,李轩,张玉书,张旭东.
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灾害气象风险区划初步研究[J]
.灾害学,2012,27(2):24-28.
被引量:5
2
唐伦忠.
生物农药防治落叶松毛虫效果分析[J]
.河北林业科技,2012(3):7-8.
被引量:3
3
鲁敏,李科科,杨盼盼.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人工植物群落构建技术[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4):397-401.
被引量:7
4
王玉玲,张军生,王鹏,张志华,靳德良,刘春森,宁钰.
落叶松毛虫性引诱剂新型载体林间应用技术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2,38(3):34-37.
被引量:2
5
于文颖,纪瑞鹏,冯锐,赵先丽,武晋雯,张淑杰,张玉书.
辽宁省松毛虫发生面积气象预报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3):56-59.
被引量:3
6
邹莉,张国权,黄建伟.
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584-2587.
被引量:12
7
侯予红,阿里木.买买提,孙国庆,岳朝阳.
新疆阿尔泰山天然林区落叶松毛虫防控区划[J]
.防护林科技,2014,27(9):100-101.
8
陈万怀.
浅议红松树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5(8):110-110.
被引量:5
9
于跃,房磊,方国飞,王凤霞,杨健.
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9):2839-2847.
被引量:11
10
车万里.
落叶松种植与管理技术工作研究[J]
.农技服务,2017,34(2):107-10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
1
孙艳华.
简析红松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J]
.农技服务,2016,33(5):137-137.
被引量:1
2
邱月.
浅析东北珍稀树木红松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9):146-146.
被引量:3
3
黎曙光.
浅谈红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12):159-159.
被引量:2
4
王艳平,王志军.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及营林治理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7):195-195.
被引量:4
5
陈永梅.
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J]
.农技服务,2017,34(12):113-113.
被引量:1
6
徐卫岩.
东北地区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分析[J]
.智富时代,2015,0(9X):323-3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宋晋军.
红松林常见病虫害防治[J]
.吉林农业,2019,0(15):85-85.
被引量:2
2
孔令超,魏世波.
红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探讨[J]
.新农民,2019,0(28):71-7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雨林,张兰,王元兴,任炳忠,王寅亮.
长白山红松林针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0):28-31.
2
张鑫,王清泉.
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技术应用分析[J]
.林业勘查设计,2024,53(2):9-12.
1
凌政展.
杉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增产价值思考[J]
.绿色科技,2017,19(19):111-112.
被引量:1
2
阮薇.
提高机体抗寒能力的食谱 你桌上有吗[J]
.烹调知识,2017,0(1):35-35.
3
包静国.
红松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问题的有效防控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7,37(10):204-204.
被引量:2
4
李学明.
浅析刺槐播种育苗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7,37(22):183-183.
被引量:2
5
李作为,杨迤然.
沿河县福鼎大白茶气候适宜性评价[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36(5):91-94.
被引量:1
6
陈强.
日照沿海黑松松稍螟的防治[J]
.现代园艺,2017,40(22):45-45.
7
王昌利,张喜俭.
白桦树生长习性及幼苗养护要点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21):93-94.
被引量:4
8
罗恒春,张超,魏安超.
气候对云南松林分生物量的影响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7(6):99-104.
被引量:9
9
孙婧,戚大伟,池玉杰,牟洪波.
两种木腐真菌的分离及鉴定[J]
.森林工程,2017,33(5):45-49.
被引量:2
10
杨存建,吴贵蜀,倪静,程武学.
四川省居民地分布特征知识发现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6):73-81.
被引量:2
农业与技术
201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