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于媒介生态视野之中的“微电影”而言,其生产对象的真实、虚拟和主体建构逐渐成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微电影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促进了微电影生产主体、受众、生产传播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它将微电影的文化诉求引向了民间化、个人化和公共性建构。确定无疑的是,微电影的生产也是话语的生产。在此背景下,反思当代中国影像文化的价值取向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3,共6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四川微视频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YJ029
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微视频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17B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