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污泥焚烧用于发电供汽的技术与研究
被引量:
1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of sludge incineration for generating st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污泥焚烧用于发电供汽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再利用方式之一,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利用方式。随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处理工艺逐渐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要求,在干燥、焚烧、烟气排放等环节上需要不断的改变与创新,其他细节上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出一些新的技术与研究。
作者
颜景顺
机构地区
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
出处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第5期82-84,共3页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agement
关键词
污泥
焚烧
干燥
防堵
综合利用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苏志伟,张绪坤,王学成,马怡光.
污泥干燥工艺与设备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0(3):8-10.
被引量:2
2
陈萌,张建涛,杨国录,柴朝晖.
污泥焚烧工艺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8):46-48.
被引量:11
3
肖汉敏,马晓茜.
污泥与煤和煤矸石共燃特性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8,36(5):545-550.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雷海燕,李惟毅,郑宗和.
污泥的太阳能干燥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4,25(4):479-482.
被引量:20
2
李军,李媛,H.G.Hohnecker.
流化床焚烧炉污泥焚烧工艺特性研究[J]
.环境工程,2004,22(3):76-79.
被引量:32
3
李军,王忠民,张宁,杨晓冬,宋玮华,陈刚.
污泥焚烧工艺技术研究[J]
.环境工程,2005,23(6):48-52.
被引量:42
4
马士禹,唐建国,陈邦林.
欧盟的污泥处置和利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4):102-105.
被引量:19
5
马侠,蒋旭光,马增益,严建华,岑可法.
桨叶式干燥机污泥干燥试验研究[J]
.能源工程,2006,26(3):57-60.
被引量:20
6
冉景煜,牛奔,张力,蒲舸,唐强.
煤矸石综合燃烧性能及其燃烧动力学特性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5):58-62.
被引量:48
7
刘淼,陈鹏,喻健良.
污泥焚烧工艺与设备综述[J]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06,3(5):49-55.
被引量:6
8
刘亮,李录平,周孑民,鄢晓忠,涂福炳.
污泥和煤混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6):76-79.
被引量:15
9
丘锦荣,吴启堂,卫泽斌,周勉.
城市污泥干燥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2007,16(2):667-671.
被引量:48
10
OTERO M, SANCHEZ M E, GARCIA A I, MORAN A. Simultaneous thermogravimetric-mass spectrometric study on the co-combustion of coal and sewage sludges[J]. J Therm Anal Calorim, 2006, 86(2) : 489-495.
共引文献
28
1
廖艳芬,马晓茜.
城市污水污泥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特性分析[J]
.燃料化学学报,2009,37(3):296-301.
被引量:28
2
魏砾宏,尹娜,李润东,杨天华.
超细化干污泥与煤粉的混烧特性研究[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5):68-73.
被引量:2
3
李春雨,蒋旭光,费振伟,安春国,池涌,严建华,俞恺,傅娟娟,潘金华,施政.
制革、造纸和湖泊污泥燃烧特性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9,37(6):757-762.
被引量:13
4
高峰,张济宇,张碧江.
煤系高岭岩中固定碳燃烧动力学特性[J]
.燃料化学学报,2010,38(6):752-757.
被引量:3
5
武宏香,赵增立,李海滨,王杰.
污泥与煤、木屑的混合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7):73-77.
被引量:29
6
陈萌,张建涛,杨国录,柴朝晖.
污泥焚烧工艺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8):46-48.
被引量:11
7
张秀璋,董成江,徐朝阳,韩檬,綦懿,唐军.
污泥与煤矸石共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探究[J]
.天津科技,2012,39(3):90-92.
8
盛洪产,何国宾,金孝祥,楼军,刘道银,马吉亮,唐智,陈晓平.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掺烧造纸污泥的运行特性分析[J]
.动力工程学报,2013,33(5):340-345.
被引量:19
9
彭洁,袁兴中,江洪炜,黄华军,毕温凯.
城市污水污泥处置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2013,7(6):2285-2290.
被引量:8
10
王世昌,姚强,胡刚刚.
我国动力煤TGA法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分布规律[J]
.煤炭学报,2013,38(6):1078-108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2
1
齐瑞江,曹作忠.
污泥焚烧处理成本分析[J]
.环境工程,2009,27(5):103-106.
被引量:7
2
王春昌.
电站燃煤锅炉煤粉细度控制值研究[J]
.热力发电,2011,40(1):48-51.
被引量:15
3
秦翠娟,李红军,钟学进.
我国污泥焚烧技术的比较与分析[J]
.能源工程,2011,31(1):52-56.
被引量:50
4
王淦,彭永臻,侯红勋,谢荣焕,曾薇.
中国南方城市污水厂污泥特性研究及处置对策[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3,44(2):1-7.
被引量:7
5
王世昌,叶冠南,胡刚刚.
300 MW CFBB掺烧城市污泥和秸秆最大比例计算与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13,31(9):110-114.
被引量:2
6
李洋洋,金宜英,聂永丰.
污泥与煤混烧动力学及常规污染物排放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3):604-609.
被引量:18
7
严莉萍,夏平.
循环流化床焚烧污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4,33(3):5-6.
被引量:3
8
冯智星,杜道洪,谢庆文,罗志荣,李珍珍.
污泥分类处置及其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14,41(10):186-188.
被引量:12
9
殷立宝,邓昌亚,张成,方庆艳,徐齐胜,陈刚.
工业、生活污泥与煤混合燃烧的灰熔特性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14,42(9):1068-1076.
被引量:15
10
李锷.
300MW等级燃煤电站锅炉污泥掺烧的试验研究[J]
.电力与能源,2015,36(4):574-57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何海军.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应用研究进展[J]
.煤质技术,2024,39(4):24-33.
1
吴小清,王彭.
泸州市城市有机固废综合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11):66-68.
被引量:3
2
聂致齐.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空间更新——以武汉市特种汽车制造厂及其周边社区为例[J]
.中外建筑,2018,0(6):105-107.
被引量: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J]
.江西建材,2018(9):1-7.
被引量:3
4
马倩丽,张伊博.
哈尔滨轴承厂部分区域有机更新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18(7):150-152.
被引量:1
5
王强,焦生杰.
翻新工程机械轮胎生命周期的能量分析与评价[J]
.橡胶工业,2018,65(5):586-590.
被引量:5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