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层积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7

Regulat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tification 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of Carya illinoen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不同层积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基质配比处理种子萌动率均高于对照,表现为基质4>基质2>基质1>基质3,种子萌动率分别为44. 8%、41. 2%、40. 5%、35. 9%,对照河沙处理种子萌动率最低,仅为32. 5%。不同层积时间对薄壳山核桃种子萌动的影响存在差异,层积30 d,种子没有萌动的迹象;层积60 d,种子有8. 3%开始萌动;层积90 d,种子有30. 8%开始萌动;层积120 d萌动种子达45. 2%。层积30 d处理,播种后发芽速度最慢,播种后20 d未见发芽,播种后40 d发芽率只达到10. 2%,烂种率最高,达46. 2%,播种后60 d,好种率仍为24. 8%,说明层积时间不足,以致播种后部分好种子未能发芽;层积120 d处理,发芽速度最快,播种后20 d发芽率38. 2%,40 d发芽率达到53. 9%,好种率为0。播种后0~20 d,薄壳山核桃种子内的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下降,之后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下降直至播种后40 d,播种后50~60 d,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缓慢。可溶性蛋白含量从播种开始到播种后20 d下降缓慢,播种后20~40 d,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播种后50 d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播种后0~10 d缓慢下降,播种后10~40 d淀粉含量下降幅度较大,播种后50 d,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变缓。研究表明,泥炭∶蛭石∶珍珠岩=1∶1∶1的基质配比在质量、吸湿性和透气性上具有优势,是较为理想的层积基质。层积120 d处理,种子萌动率最高,发芽速度最快。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编号:lysx[2016]3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10

共引文献342

同被引文献5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