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产夏玉米生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紧凑型适宜密植的高产玉米品种的选育,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例如,黄淮海平原有些地区以县建制为单位的夏玉米亩产已超过600公斤,大面积示范方亩产在650~700公斤;
作者
佟屏亚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出处
《北京农业科学》
1992年第5期1-6,共6页
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生理指标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
1
饶大恒,邹细标.
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玉米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1993(3):26-29.
被引量:2
2
薛吉全.
玉米高产理论和技术途径之概述与展望[J]
.作物研究,1993,7(1):46-49.
被引量:17
3
陈惠阳,冯颖竹,余土元.
钾肥对糯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232-235.
被引量:11
4
刘世红,吴盛黎,戴保威.
磷、钾肥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6):59-61.
被引量:7
5
薛珠政,卢和顶,林建新,杨人震.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9,7(2):52-54.
被引量:123
6
杜天庆,郝建平,杨锦忠,崔福柱.
密度对冀承单3号产量形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0(3):201-204.
被引量:8
7
郭斌,王友德,赵新俊.
新玉9号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274-277.
被引量:4
8
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
福建省玉米增产潜力及技术途径的探讨[J]
.福建农业学报,2003,18(1):16-20.
被引量:2
9
陈山虎,黄华康,翁定河,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纪荣昌.
糯玉米新组合闽玉糯1号的高产群体结构及需氮特性[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3):280-28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李振华,张培英,焦光纯,胡国良.
玉米高产生理指标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34-43.
被引量:12
2
胡蓉,陈山虎.
玉米闽糯0018的高产群体结构[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2):102-105.
3
翁定河.
不同密度和施钾水平对“闽糯00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4-2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李洪勋,吴伯志.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z1):66-69.
被引量:29
2
王立敏,魏永霞,王超,王斌.
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23-26.
被引量:6
3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张仁和,邰书静.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J]
.草业学报,2006,15(5):70-75.
被引量:14
4
宋继娟,柳金来,滕文星,王昭晖.
玉米群体光合性能与气象因素及产量关系[J]
.玉米科学,1996,4(4):60-62.
被引量:13
5
翁定河.
沿海旱地玉米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66-68.
被引量:27
6
卫丽,马超,李鹏坤,王同朝.
玉米种植密度与源、流、库关系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25-27.
被引量:6
7
刘燕洁.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7):32-33.
被引量:3
8
邹士祥.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59-59.
被引量:1
9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糯玉米“闽糯0018”高山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56-58.
10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
闽东高山反季节糯玉米栽培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156-160.
被引量:4
1
刘绍棣,刘培利,东先旺,辛淑亮,于翠芳.
高产夏玉米与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2):56-59.
被引量:2
2
刘培利,刘绍棣,东先旺,辛淑亮,于翠芳.
高产夏玉米与播期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1):23-26.
被引量:49
3
马士芳.
高产夏玉米施肥模型的初步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2):52-55.
被引量:2
4
佟屏亚,程延年.
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动态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2,12(6):34-36.
5
胡瑞兰.
对高产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探讨[J]
.教学与科研(河北农大邯郸分校学报),1991(1):15-19.
被引量:1
6
崔彦宏,张桂银,郭景伦,李伯航.
高产夏玉米硫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1):48-52.
被引量:18
7
李潮海,李有田,荆棘,侯松,蔡东升.
不同质地土壤高产夏玉米氮肥追施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4):53-56.
被引量:8
8
刘庆伦,苏英杰,马宪军,贾中青,孟宪国,张新龙.
高产夏玉米栽培管理技术探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8):72-72.
被引量:3
9
柴兰高.
高产夏玉米施肥法[J]
.农业知识,1996(6):6-7.
10
王晓燕,姜雯,张洪生.
不同时期施硫对夏玉米硫积累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131-134.
被引量:1
北京农业科学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