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辛亥前后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问题上 ,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但在政体模式的选择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 ,比较了二者的政体主张及其缘由 ,并在分析民初政体实践的基础上 ,对二者的政体分歧作了简要的评论 ,从中揭示出民国政治及中国政治现代化之“权力与自由”的难题。
作者
杨逢银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6期193-196,共4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孙中山
宋教仁
政体
总统制
内阁制
民国政治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赫平:《孙中山与美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8页。
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
3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4,63页.
4
骆驼刺.
重读宋教仁[J]
.书屋,2001(3):33-36.
被引量:2
5
[美]普莱斯(DonC·Price):《革命与宪法:宋教仁政治策略的发展》,《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5-2626页。
6
居正.《辛亥札记》.武汉大学历史系编.《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2页.
7
王俯民:《孙中山评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604页。
8
程思远:《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上),延边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45页。
9
赵矢元:《孙中山和他的助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页。
10
胡汉民:《胡汉民自转》,第73页。
共引文献
27
1
颜世颀.
从政治文化看民初宪政失败的原因[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4):26-28.
被引量:1
2
刘笃才.
中日近代宪政道路不同选择的历史约束条件——兼论中国近代宪政与革命的关系[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2):133-140.
被引量:4
3
汤仁泽.
同盟会中部总会和上海光复[J]
.史林,2006(3):79-84.
被引量:3
4
杨鹏程.
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志士的相互支持与策应[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4):17-22.
5
汤仁泽.
清末的改良与革命——从戊戌后思想启蒙看有志之士的觉悟与抉择[J]
.史林,2007(6):60-68.
被引量:1
6
郑琼现.
近代中国立宪的契约性流失[J]
.广东社会科学,2008(1):179-186.
被引量:4
7
刘珊珊.
清末成城学校入学风潮述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2):7-13.
被引量:3
8
李青.
法治的政治基础[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2-67.
被引量:1
9
袁伟时.
我的学术经历和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2010(4):232-235.
10
孙林.
民国初年制度意识缺失条件下制度破坏路径分析——考察第一届国会存续期间民主共和制度存废[J]
.党政干部学刊,2010(11):15-18.
同被引文献
43
1
胡锋.
国权与法治的双重变奏——宋教仁法律思想述论[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z1):162-164.
被引量:1
2
叶晓青.
西学输入和中国传统文化[J]
.历史研究,1983(1):7-24.
被引量:7
3
李时岳.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J]
.历史研究,1980(1):31-40.
被引量:34
4
刘洪英.
试论宋教仁的民主革命思想特色[J]
.史学月刊,1999(3):46-53.
被引量:3
5
周建林.
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81-86.
被引量:4
6
汪志国,江立新.
论宋教仁的宪政思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5):29-32.
被引量:2
7
樊明方.
宋教仁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1(4):105-109.
被引量:2
8
陈新华.
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及实践活动[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0(8):5-7.
被引量:2
9
朱云平.
论宋教仁的法制思想[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5):101-105.
被引量:1
10
高俊.
浅析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实践[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9-5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夏新华,王小飞.
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民国初期政体模式选择的宪政反思[J]
.学习与探索,2009(2):92-100.
2
刘芳,甄红卫.
宋教仁政治思想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1(14):31-32.
被引量:1
3
龙海燕.
宋教仁思想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3(26):207-20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芳.
辛亥革命百年研究综述[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2):95-110.
被引量:1
1
程骞.
民国律师与民意机关[J]
.法人,2016,0(4):93-93.
被引量:1
2
盛辰超.
民国时期的儒学思潮及其对民国政治的影响[J]
.文史博览(理论),2016(7):15-17.
3
王春南.
贪污——民国政治痼疾[J]
.人民论坛,2004(4):58-60.
被引量:2
4
杨晓娟.
浅析“第三党”的历史演变过程[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6(1):36-38.
5
朱宗震.
连战访问大陆与民国政治潜规则[J]
.观察与思考,2005(10).
6
曹云华.
考茨基民主观的合理之处[J]
.社会主义研究,1988(3):59-59.
被引量:1
7
尹红,李亚平.
利益集团视角下的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述评[J]
.世纪桥,2008(7):17-18.
8
冷舜安.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J]
.湖南社会科学,1997(2):13-16.
9
孙军,金东杰.
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论文之二[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4):57-62.
10
孙宏云.
民主社会主义与民国政治——拉斯基在中国的影响[J]
.政治思想史,2012,3(1):97-109.
被引量:2
浙江学刊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