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研究——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绵阳市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态度、产品评价及项目知名度等方面,结合走访非遗传承人了解到的情况,分析解读研究对象的生存发展现状,提出区域内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开发利用的三条新路径:一是通过开发多元化产品实现非遗项目由物质消费向文化服务的升级;二是利用“互联网+”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融合区域内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推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162,168,共5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18年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区域性手工技艺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8DFWH—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9

  • 1[1](美)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125.
  •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61.
  • 3[4]广东社科院历史所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254.
  • 4[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文化史[M].黄建华同,黄迅余,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553.
  •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7.
  • 6黄正良.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R].2007-10一24.
  • 7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B/OL].http:llwww.SC-cntgov.cn/fwzwh/fwzwhycxm/201108R20110823_7733.html.
  • 8曹国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N].中国文化报.2006-02-1l(A3).
  • 9Ananya Bhattacharya,沈燕,彭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连以赋权社区[J].西北民族研究,2016(4):91-9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77

同被引文献75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