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甲烷总烃测定中干扰问题的探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非甲烷总烃检测过程中结果准确性的问题,结合环境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应用双柱单FID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探讨其他气态污染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SO2、NOx(NO、NO2)均在总烃峰处出峰,使样品在非甲烷总烃检测过程中产生正干扰。
作者
刘佳岱
刘彦辉
贺雅萱
机构地区
河北超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风》
2019年第36期110-110,114,共2页
关键词
非甲烷总烃
总烃
甲烷SO2
NOx
干扰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陈军,乐小亮,何娟.
非甲烷总烃测定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5):129-131.
被引量:29
2
常淼,宋程,刘保献,吴华.
双通道双毛细管柱测定非甲烷总烃分析方法探究[J]
.环境化学,2015,34(6):1223-122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S].1996.
2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S].[S].,..
3
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
4
HJ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S].北京,2010.
5
HJ604-2011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s].
6
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7
陈家桂, 张卿川, 范丽虹.美国固定源废气排放物VOCs的监测方法与启示[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 2011:3225-3230.
8
孙文鉴,马军营,田崇彬.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非甲烷总烃与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的改进[J]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8):490-491.
被引量:5
9
吴诗剑,季蕴佳,王臻,陈蓓蓓,戴军升,周培.
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同时进样分析非甲烷烃[J]
.中国环境监测,2008,24(5):4-7.
被引量:13
10
齐文启,武攀峰,敬红.
关于非甲烷总烃(NMHC)的测定及结果表示[J]
.中国环境监测,2009,25(4):30-31.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37
1
班继民,李建鹏.
校正因子在基于GC-FID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测试,2023,49(S02):61-64.
2
宋钊,曹爱丽.
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测定中气袋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S01):57-61.
被引量:6
3
李剑,贺媛媛,汪圣甲,刘培源,樊丽娟.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器检校中的常见问题[J]
.工业计量,2023,33(S01):44-46.
被引量:2
4
王芳,张兵,吴华.
双通道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J]
.环境化学,2014,33(11):2009-2010.
被引量:6
5
李哲民.
关于非甲烷总烃测定的若干问题[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81-183.
被引量:1
6
常淼,宋程,刘保献,吴华.
双通道双毛细管柱测定非甲烷总烃分析方法探究[J]
.环境化学,2015,34(6):1223-1226.
被引量:12
7
薄维平,顾军玲,吴谊国,李如雪.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探讨[J]
.污染防治技术,2015,28(3):64-66.
被引量:1
8
马海斌,张运臣,李继东.
双阀双柱单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J]
.分析试验室,2016,35(3):309-312.
被引量:3
9
罗显平,曾应丽,郑永兵,胡忠良.
双柱单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J]
.四川环境,2016,35(3):36-40.
被引量:2
10
刘功斌,胡锋,袁新龙.
非甲烷总烃测定的若干问题探讨[J]
.绿色科技,2016,18(12):166-16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文民,钱国平,高丽,朱凌燕,周华.
单柱气相色谱法分析非甲烷总烃[J]
.分析仪器,2013(2):23-26.
被引量:6
2
马小杰,房贤文.
十通阀切换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J]
.环境科学导刊,2013,32(3):119-120.
被引量:6
3
刘功斌,胡锋,袁新龙.
非甲烷总烃测定的若干问题探讨[J]
.绿色科技,2016,18(12):166-167.
被引量:4
4
万婷婷,彭涛,景立新.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2016,32(3):120-125.
被引量:26
5
陈鉴祥,冯毅明,杨文远.
阀进样及反吹技术在非甲烷总烃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监测,2017,33(2):149-151.
被引量:7
6
陈秋兰.
玻璃注射器-自动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8(4):73-77.
被引量:4
7
黄维民,刘燕,焦海峰,刘娟娟,吴军.
不同器材采集保存废气非甲烷总烃的准确性比较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7,29(10):132-133.
被引量:6
8
关策,唐丹.
非甲烷总烃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对复杂样品的模拟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4):21-24.
被引量:4
9
李承,孙壮.
不同采样和保存方式测定非甲烷总烃比对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S2):335-338.
被引量:21
10
康敏捷,樊文华,武智晖,刘奋武.
太原市冬季非甲烷总烃的分布特征[J]
.山东化工,2021,50(6):272-27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葛璇,陈燕朋,魏征,杜明月,张厚勇,李晓凡,范国兰.
罐采样-加压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2023,39(2):177-18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承,曾淼.
罐采样—转移气袋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J]
.干旱环境监测,2024,38(1):6-11.
被引量:1
2
伊布提哈尔·加帕尔,袁新龙.
气相色谱法对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4):191-193.
3
邓文清,邓凡锋,张婷,徐冰艳,熊华竞,潘义.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甲烷及总烃的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4,68(7):3-9.
被引量:1
4
邓继.
便携式GC-FID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苯系物[J]
.中国环境监测,2024,40(6):166-172.
1
陈敏敏,梁云平,孙毅,刘杰,赵银慧.
加热条件对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测定的影响[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2):156-159.
被引量:5
2
章水明,周正.
非甲烷总烃测定的若干问题探讨[J]
.环境与发展,2019,31(1):109-109.
被引量:1
3
樊梅.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6):140-141.
被引量:4
4
李伟,柏承志,周勇军.
氟聚合物气袋在非甲烷总烃测定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9,31(3):97-98.
被引量:1
5
马伟,王章玮,郭佳,张晓山.
沿海地区不同来向气团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593-3599.
被引量:2
6
马超.
便携气相色谱现场快速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J]
.干旱环境监测,2019,33(4):171-173.
被引量:2
7
袁蕾蕾,单树森.
粮食生产中非甲烷总烃有机废气治理设计方案探讨[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1):97-99.
8
孙兵.
双柱偏心墩抗震性能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12):153-155.
被引量:1
9
王涛.
语文读写结合关键在找准切入点[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24):90-91.
10
无.
一种挥发性含硫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J]
.气体净化,2019,19(10):44-44.
科技风
2019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