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中PHN发病率高于25%,70岁以上者PHN发病率高达75%[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其中胸部PHN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2]。尽管头面颈部PHN的发生率较低,但由于部位特殊,其治疗难度大,容易发展为顽固性神经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3]。现今,对于PHN仍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颈部带状疱疹获得良好疗效[4,5],但关于连续阻滞的文献报道较少。我科多年来采用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颈部PHN获得良好疗效,而对于不适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病人,采用上胸段硬膜外连续阻滞也获得满意疗效。为此,本研究比较星状神经节连续神经阻滞与上胸段硬膜外连续阻滞方法治疗头面颈部PHN病人,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论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