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日益增长的发病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是指卒中后自觉疲劳、乏力而影响自主活动的一种感觉[1],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者会增加患者自杀风险及疾病死亡率[2]。一项分析研究显示其总体患病率约50%[3],更有数据显示约40%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就经历PSF[2]。卒中后急性期是康复的关键时期[4],因此我们有必要确定急性期PSF可能的机制及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PSF发病机制复杂,且有多重致病因素。本文主要对急性PSF的生物学机制、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一综述。
出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4-276,共3页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152)。
关键词
急性卒中后疲劳
生物学机制
影响因素
Fatigue after acute stroke
Biological mechanism Influence 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