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气论视域下的儒释之辨——论周敦颐、张载对佛教徒批评的回应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宗密在《原人论》中,以“真心”为中心,论证了人与物之区别的依据、性之善恶发生的可靠原由及吉凶、祸福、贵贱、生死所产生的必然性,由此批评了儒道两家(尤其是儒家)的“元气”论。理学先驱周敦颐、张载,率先分别以“太极”“太虚”为中心建构理论,对宗密的批评一一作了回应。但两者相较,张载的论证内容更加详实、逻辑性更强,因此在回应宗密的挑战上有效性更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回应佛教挑战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因为张载与周子一样,其理论体系仍有不足之处。尽管如此,但他们的理论还是引起了同时代佛教徒(如契嵩)的关注与回应。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2,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中庸》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BZX06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北宋《四书》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16T90867)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54

  • 1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J].世界宗教研究,1996(2):33-36. 被引量:4
  • 2《通书·陋第三十四》.
  • 3《大乘玄论》,1979年,载《大正藏》第45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4《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1979年,载《大正藏》第39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5《大正藏》,1979年,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6《大珠慧海顿悟要门·诸方门人参问》,1991年,载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出版社.
  • 7《龟山集》,1986年,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
  • 8《京氏易传解读》,2004年,卢央解读,九州出版社.
  • 9《妙法莲华经文句》,1979年,载《大正藏》第34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
  • 10《上蔡语录》,1986年,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19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