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血常规检验中进行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结果。方法选取100例行血常规检验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其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比较静脉血不同检验时间段RBC、HCT、WBC、Hb、PLT及MCHC水平。结果末梢血检验的RBC(3.50±0.39)×10^12/L、WBC(5.36±0.46)×10^9/L、Hb(102.48±9.39)g/L、PLT(206.30±40.50)×10^9/L均明显低于静脉血检验的(3.82±0.46)×10^12/L、(6.30±0.50)×10^9/L、(113.82±10.46)g/L、(221.36±42.46)×10^9/L,HCT(41.24±4.82)%明显高于静脉血检验的(33.36±4.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MCH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6 h检验的RBC(3.65±0.52)×10^12/L、HCT(32.24±3.78)%、WBC(5.12±0.35)×10^9/L、PLT(208.54±41.35)×10^9/L均明显低于即刻检验的(3.82±0.46)×10^12/L、(41.24±4.82)%、(5.36±0.46)×10^9/L、(221.36±42.46)×10^9/L,MCHC(35.12±8.15)%明显高于即刻检验的(28.06±5.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血即刻检验与≥6 h检验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血检验的结果较末梢血检验的准确性更高,便于医师更好分析患者病情,但该方法的操作时间较长,对采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而末梢血检验的操作更简单,取血更方便,对采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2期92-94,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51

共引文献82

同被引文献100

二级引证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