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与董事会异议——基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投票的证据 被引量:107

The Party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and Board of Directors Objections in Chinese State-owned Firms:Evidence from the Resolution Voting of Board of Directors in Listed Firm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重要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将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的文本资料作为研究载体,手工收集并整理2005~2017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历次董事会决议公告,通过董事会成员在历次董事会会议中的投票情况(同意、反对、弃权),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决策过程的影响,以研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双向进入"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不显著;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交叉任职",尤其是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董事会异议,表明这种机制安排能够为党组织在董事会决策中发挥作用提供职务保障,而且这种影响受到企业业绩的负向调节和金字塔层级的正向调节;但在讨论前置实施后,党委会在董事会决策之前进行政治把关,通过行使否决权阻止了一部分存在问题的议案进入董事会决策流程,因而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异议意见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国有企业而言,党组织与董事会的交叉任职对董事会异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区域的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而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在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和公司治理特征变量后,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通过影响董事会异议进而发挥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打开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并通过参与董事会决策发挥作用的"黑箱",丰富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微观决策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治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能够为党组织如何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 柳学信 孔晓旭 王凯 Liu Xuexin;Kong Xiaoxu;Wang Kai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33,共18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研究”(19BGL076) 北京市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IDHT201805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始人资源禀赋与反收购条款设立的双向影响研究:理论与应用”(71702114) 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国有企业党委书记技术背景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SM20201003801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1

二级参考文献634

共引文献1724

同被引文献1645

引证文献107

二级引证文献6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