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麻风杆菌引起。发病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粗大、麻木性皮肤损害,严重可致残[1]。麻风杆菌具有嗜神经性,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坏畸残。到了麻风病后期,可引起手足、面部、眼等严重畸残,鞍鼻、突眼、口眼歪斜等面部容颜的改变,导致患者皮肤、神经、四肢及眼的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如脱眉、塌鼻、兔眼、手(脚)趾关节变形或骨质吸收等可见性畸残,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形成颜面和肢体的畸形并且残疾,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
出处
《右江医学》
2020年第7期558-560,共3页
Chinese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20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