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方法路径与保障体系 被引量:41

Value Implication,Methodological Path and Guarantee System of Build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t Universities for Ethnic Commun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具有坚守创办初心、践行特殊使命、培育时代新人、擦亮示范窗口、坚守前沿阵地的价值意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坚持以“五大课堂”为主要平台,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以“创建工作”为关键抓手,以“伟大梦想”为重要载体,以促进“三交”为根本途径。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实效,必须构建有力高效的组织协调体系、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考责问效的督导评估体系、整合优化的资源投入体系、常态长效的规范制度体系。
作者 杨胜才 YANG Sheng-cai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4,共6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70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19AMZ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研究”(GSD20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00

  •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547
  • 2李剑鸣.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3):157-174. 被引量:30
  • 3杨春时.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断裂和复合.学术月刊,2001,(1):9-9.
  • 4雷召海,等.中国民族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40.
  • 5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5.
  • 6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A].刘梦溪.顾潮,顾洪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9.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09-07—29.

共引文献223

同被引文献536

引证文献41

二级引证文献30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