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大突发事件中城市光形象设计策略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时间与空间的消融、城市运转时长的增加以及光源技术的革新,促使夜景经济大发展,灯光所构成的夜间城市景观和活动已成为城市形象中的新分支——城市光形象。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让城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此类危机事件,如何利用城市光形象向外界传递城市状态,成为城市决策者与设计者当下应思考的问题。
作者
蔡新元
肖然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光影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第9期110-111,共2页
Interior Architecture of China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城市形象
光形象
灯光秀
媒介化
分类号
TU984.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李佳蔚.
城市标志性建筑公关特质及其基本问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9):162-163.
被引量:2
2
张慷.
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我国城市形象建构[J]
.青年记者,2019(17):9-10.
被引量:2
3
董楠楠,樊嘉雯,陈栋菲.
城市雕塑空间的大众认同价值特征[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32(4):86-90.
被引量:2
4
崔财鑫.
新媒体在突发性重大报道中的作用[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5).
被引量:2
5
邱坚珍,吴硕贤.
光景学与建筑中的光景[J]
.建筑学报,2017(9):115-118.
被引量:34
6
张炯炯.
多元性的融合:公共艺术的新媒体转向[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1):176-180.
被引量:10
7
何国平.
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8):13-17.
被引量:23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汪原.
“日常生活批判”与当代建筑学[J]
.建筑学报,2004(8):18-20.
被引量:46
2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林、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3
Foot, J. M. From boomtown to bribesville; The images of the city. Milan, 1980 -97. Urban History, 26, 1999. p393-412.
4
何辉,梁婧等.《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形式和手段》,周明伟主编.《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论丛》,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5
王冰.《多元网络媒介环境中对外传播的偏向与路径:一个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考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第249页,2009年11月.
6
凌继尧.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6):63-66.
被引量:34
7
雷蔚真,王天娇.
新媒体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应用——以汶川地震中的信息需求与运用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08,30(6):39-44.
被引量:19
8
刘路.
论城市形象传播理念创新的路径与策略[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
被引量:39
9
王乃弋,罗跃嘉,董奇.
审美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9-27.
被引量:27
10
丁峻.
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与认知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2):151-15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83
1
吴越,赵昱.
用“体验”联结世界——探索西安城市对外传播新路径[J]
.新闻传播,2020(19):4-6.
被引量:2
2
韩露露,祝进进.
后疫情时代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与方法[J]
.新闻研究导刊,2021(2):85-89.
被引量:3
3
杨琳,李佳欣.
影像·符号·重塑:短视频与城市形象传播——基于西安城市形象“网红”化的分析[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4).
被引量:3
4
倪慧敏.
CIS视角下宁波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现特征——以小红书平台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1):84-87.
5
陈彬柔.
“重庆发布”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19):58-61.
6
费雯俪,童兵.
“海派时尚文化”的媒介镜像:上海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优化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28-33.
被引量:28
7
曾静娴.
城市形象外宣翻译规范建构——以福建石狮市为例[J]
.文化学刊,2021(12):36-39.
被引量:1
8
何国平,蔡雅雅.
广州、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全球化景观的内容分析:2010—2021[J]
.南方传媒研究,2023(4):60-70.
被引量:1
9
徐同谦,杨张若然.
英美主流媒体涉鄂报道的内容分析[J]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20(1):159-183.
被引量:1
10
齐美煜.
跨文化视域下景德镇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
.传媒论坛,2023,6(18):46-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何国平.
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8):13-17.
被引量:238
2
叶祝君.
从《武汉日记2020》看自媒体纪录片的创作价值与现实意义[J]
.艺苑,2020(2):11-14.
被引量:1
3
钱滢舟.
“互联网+”视域下抗疫歌曲的创作与传播[J]
.当代音乐,2020(8):18-19.
被引量:3
4
范红,黄丽丽.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以武汉为例[J]
.对外传播,2020(9):28-30.
被引量:11
5
叶富玉.
后疫情时期央视新闻官博对武汉城市形象的构建[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112-113.
被引量:3
6
常乐,王璐,李小双,严海艳(指导).
传统媒体微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1):50-51.
被引量:3
7
张冠文,刘然.
浅析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以“央视新闻”微博疫情期间的报道为例[J]
.新闻世界,2020(11):48-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胡雪辰.
疫情背景下微博平台武汉城市形象建构[J]
.中国报业,2021(18):66-68.
2
蔡新元,王康.
灯光节重塑城市形象的路径[J]
.创意与设计,2023(2):22-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瑜婕.
光影感知:灯光艺术中的色彩表达与创新[J]
.色彩,2023(12):56-58.
2
朱丽帅,王峰.
基于城市形象建构的节事性公共艺术设计研究[J]
.工业设计,2024(9):63-67.
1
编辑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三)[J]
.家庭影院技术,2020(9):54-61.
2
杨晓雷.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排水融合管控与指挥调度系统研究[J]
.IT经理世界,2020(3):140-141.
被引量:1
3
陈源福,陈春彩,骆明辉.
冲击加载下石英玻璃对苯的冲击相变诱导[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5):10-11.
被引量:1
4
陈舒逸.
留得住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未来[J]
.小康,2020(30):72-72.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