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是因盆腔内支持结构产生缺陷或退化,损伤后导致功能障碍[1]。患者多为经阴道分娩产妇及中年妇女,临床多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目前,临床对产后PFD诊断多为触诊、手术等,其中触诊难以完整触摸患者盆底病变的具体情况,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易于患者接受[2]。经会阴四维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作为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两者应用在产后PFD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的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关于比较两者诊断价值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85例高度疑似为产后PFD患者均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MRI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出处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4期444-445,共2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