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龚贤,清初金陵八大家之一,他在学习董源、巨然、沈周、吴镇等人的笔墨技法基础上,师法自然。龚贤善用积墨法,形成了厚重湿润带着较强视觉空间感的画面特点,画面装饰性较强,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树石结构、空间布局在基于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意识,独特的视觉语言将客观世界艺术再现,从"白龚"到"黑龚"的艺术转变标志着龚贤个人风格逐步成熟,同时体现了他"画中有我"的艺术境界。文章从龚贤指导门徒绘画所留存的《课徒画稿》切入,结合其《画诀》分析龚贤山水画的视觉语言,画作与理论结合,更好地剖析龚贤山水画语言的形式美、艺术功能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