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革命女性”的内面及其叙事的难度与限度 ——评刘庆邦《女工绘》
被引量:
1
The Internality of "Revolutionary Women" and the Difficulty and Limit of its Narrative--on Portraits of Woman Mine Workers by Liu Qingb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庆邦的《女工绘》聚焦1960、70年代的“革命女性”,作品的叙事重点不在于重现历史女性的革命风采,而是重点表现革命女性的内面特征与情感景观。作家通过对交织在革命女性主体之上的个体/时代、女性/男性等多组关系的艺术处理,塑造了内涵丰富的革命女性群像,为当代文学革命女性叙事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作者
崔庆蕾
Cui Qinglei
机构地区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关键词
刘庆邦
《女工绘》
“革命女性”
“可见的女性”
历史无意识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荒林.
文学女性主义重建男性经验与男性形象的政治策略[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0(5):118-129.
被引量:1
2
王俊虎,王晶.
革命叙事·人性欲望·流浪体验—论《青春之歌》的多层文本结构及其多重意蕴[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4):187-196.
被引量:3
3
张均.
“莎菲”如何驯服革命——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本事研究[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5):11-2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张闳.
成圣和感恩——革命文艺中的爱欲与政治之二[J]
.南方文坛,2002(3):4-7.
被引量:1
2
陈晓明.
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4(3):28-39.
被引量:36
3
方刚.
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6(4):67-72.
被引量:82
4
蔡翔.
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J]
.文艺争鸣,2007(10):6-25.
被引量:27
5
方刚.
康奈尔和她的社会性别理论评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8(2):10-14.
被引量:34
6
宋剑华,刘冬梅.
《青春之歌》的再论证[J]
.小说评论,2008(5):59-65.
被引量:16
7
李杨.
“人在历史中成长”——《青春之歌》与“新文学”的现代性问题[J]
.文学评论,2009(3):95-102.
被引量:27
8
贺桂梅.
“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1-15.
被引量:40
9
宋明炜,康凌.
社会主义成长小说——以《青春之歌》为例[J]
.东吴学术,2011(2):125-136.
被引量:5
10
王耀文.
爱情·幸福·林道静及其他[J]
.书屋,1998(2):38-4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王杰.
跨媒介实践与文学的形式探索——“十七年”小说的电影改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3):36-44.
被引量:4
2
成润宁.
《我和我的祖国》中“两弹一星”精神的叙事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7):97-100.
3
聂晶晶.
论《红旗谱》的多重叙事[J]
.保定学院学报,2021,34(6):85-90.
被引量:2
4
梁小娟.
《露沙的路》的互文性解读[J]
.江汉论坛,2022(6):87-92.
5
周根红,刘希哲.
空间、主体与身份承担——论《经山海》中吴小蒿下乡的动力与意义[J]
.百家评论,2023(2):119-130.
同被引文献
1
1
吴俊.
批评史:国家文学和制度规范的视阈--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若干思考[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6):24-3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房伟.
“先锋批评”的历史化及其时代担当--评崔庆蕾的文学批评[J]
.南方文坛,2022(5):38-40.
1
王畅.
现代性语境之下周作人的女性观探析[J]
.文化学刊,2020(6):67-70.
2
魏巍.
《藻海无边》的后殖民女性叙事[J]
.文学教育,2020(34):86-87.
被引量:1
3
韦莉.
读《罗丹艺术论》嘱词之感[J]
.读书文摘(中),2020(9):0106-0106.
4
何飞雁.
艺术理论的美学化倾向与美学理论的艺术实践根基——论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的关联[J]
.参花(上),2020(12):61-64.
5
徐媛媛.
选秀节目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新闻文化建设,2020(15):106-107.
6
李凤亮,古珍晶.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价值、路径及原则[J]
.东岳论丛,2020(11):111-118.
被引量:41
7
章辉.
论杰拉德·列文森艺术哲学的三个主题[J]
.华中学术,2020(2):29-38.
8
张迪.
圣地之争:试论伏羲信仰在当代的结构性传承——基于甘肃天水和河南淮阳的田野调查[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6):132-139.
被引量:3
9
王馗.
古调仙声:广东汉剧艺术家李仙花的旦行表演艺术[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1):64-72.
被引量:1
当代文坛
202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