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刻认识新型举国体制的重大时代意义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型举国体制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举国体制是汲取了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有益因素,奠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局势基础上形成的。只有深刻分析和正确理解新型举国体制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才能够不断推动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作者
邵鹏
机构地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国家治理》
2020年第42期2-6,共5页
Governance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历史传统
国际局势
现实因素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J]
.党建研究,2015,0(11):24-3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郑自立.
人文地理学视域下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经济探讨,2019,0(6):128-132.
被引量:8
2
李国新,王亚楠.
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中医生的机遇与挑战[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6):545-549.
被引量:8
3
王珍,种皓,张红霞,韦祎,于洋.
医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对骨科手术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验证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22,19(8):128-13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9
1
李民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主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2):11-19.
被引量:13
2
鲍明晓.
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48-51.
被引量:115
3
珂言.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几个关系[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6-7.
被引量:16
4
郝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J]
.体育文化导刊,2005(3):8-11.
被引量:21
5
肖谋文,姚春立,谢小龙.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再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3-5.
被引量:13
6
刘玲利.
基于系统视角的科技资源配置行为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26-28.
被引量:15
7
牛冲槐,原锟霞,李秋霞.
科技资源配置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5):111-114.
被引量:18
8
王辉,朱健.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04-108.
被引量:3
9
齐凤祥.
资源混合配置模式——中国特色资源配置模式初探[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01-105.
被引量:2
10
杨雪冬.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J]
.社会科学,2012(11):4-12.
被引量:572
引证文献
6
1
宋道雷.
新型举国体制中的有为社会: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视角[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4(2):177-184.
被引量:8
2
代艳丽,张涵,解语华.
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42(3):6-10.
3
包炜杰.
从“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历史与逻辑[J]
.社会主义研究,2021(5):104-110.
被引量:40
4
张远军.
基于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国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中国军转民,2022(1):39-42.
被引量:1
5
张远军,王宝磊,李志远.
新时代我国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
.中国军转民,2022(3):33-36.
6
叶本乾,赵媛媛.
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5):1-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操友根,任声策,杜梅.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举国体制进路:系统解析与案例比较[J]
.中国软科学,2023(S01):421-433.
2
雷小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J]
.经济学家,2021(12):14-21.
被引量:30
3
张成岗,王宇航.
后常规科学视域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与科技治理现代化[J]
.云南社会科学,2022(4):27-36.
被引量:8
4
郑士鹏.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动因与路径选择[J]
.云南社会科学,2022(4):48-55.
被引量:3
5
孙德超,李扬.
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2022(7):143-150.
被引量:26
6
刘越,王小军.
生产条件的跃迁与生产方式的演化——迈向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22(3):97-106.
被引量:2
7
朱健刚,邓红丽,严国威.
构建社区共同体: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防控的路径探讨[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4):48-57.
被引量:10
8
黎华楠.
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构建何以驱动新型工业化——以五年规划为视角的分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5):1-9.
被引量:4
9
叶本乾,赵媛媛.
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5):1-19.
被引量:3
10
陈昌兵.
我国技术创新要素最优化配置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2023(1):132-140.
被引量:7
1
闫景胜.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1(2):183-184.
被引量:1
2
尹金萍.
强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传承民主促进会文化传统[J]
.梧州学院学报,2020,30(5):33-36.
3
牟方瑛子.
新时期背景下文化养老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J]
.山海经,2020(35):0361-0361.
4
王齐.
作为“学问”和“思想”的西方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谈起[J]
.哲学研究,2020(11):48-55.
被引量:3
5
温玉杰.
城市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与核心内容[J]
.珠江论丛,2019(3):261-276.
被引量:1
6
衡寒宵.
发展的分歧 柯布西耶与金兹堡对现代人居空间形态的构想及启示[J]
.时代建筑,2020(6):6-11.
被引量:4
7
李建民.
长沙窰 ——中外交流史的积淀[J]
.海交史研究,1990(2):15-21.
被引量:1
国家治理
2020年 第4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