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治“气”角度谈《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温病条辨》对杏仁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治“气”角度可从功效特点、用法特点两方面分析《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功效特点方面,杏仁可降上逆之肺气,在《温病条辨》风温、暑温、秋燥等温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温热咳喘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肺之气;杏仁可开壅闭之肺气,气化则湿化,在《温病条辨》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湿热咳喘、湿阻中焦、湿遏三焦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一身之气;杏仁还可利气以治血,可用于血证的治疗。用法特点方面,不同配伍可使杏仁发挥不同功效,取降气之效时配伍功擅开宣之品,取其开宣之功时配伍利湿除湿之品,取利气治血之效时配伍治血之品;杏仁的用量大小需考虑全方功效,避免影响整体疗效;甜杏仁、杏仁泥、杏仁粉等不同性状的杏仁的使用助其在《温病条辨》不同方剂中发挥不同功效。
作者 李梦缘 刘汶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87-889,共3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88

  • 1李遵孟,张冰丽.杏仁临床之应用[J].江苏中医,1994,15(10):33-34. 被引量:2
  • 2清·高士宗.医学真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4.
  • 3清·石寿棠.医原[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0,115.
  • 4明·李中梓著,郭霞珍注.医宗必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 5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4.
  • 6清·罗东逸著.内经博议[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22.
  • 7汉·王充著.论衡[M]//诸子集成(七)[M].北京:中华书局,2006:162,202.
  • 8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20.
  • 9陈鼓应著.管子四篇诠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89-90,276.
  • 10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7:98,169,226,233.

共引文献60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